(半小時後改重複)
公安總署掌握的安防部隊已經超過五十萬了,雖然最高才團級編制,但實際上,透過聯合安保的形式,幾乎可以等同於二十個滿編師,兵力是炎武衛的兩倍。
戰鬥力如何暫且不說。
十多年經營,這支部隊的成色相當複雜,各方勢力都在裡面抓一份,平日裡難以齊心,還以維護地方治安為名義,分散在全球各處,但集合個數萬兵力進廣南鎮壓叛亂,那是再容易不過的。
真要是鬧到上演全武行的時候,那代表周瑞的改革已經到了白熱化的階段了。
魏文斌自有一番抱負想要施展。
可也很清楚自己會面臨什麼,他只問霍連山,文明裁判所有沒有能力幫他解決這些,如果能夠做到,文明裁判所在廣南自然能夠獲得強有力的支援。
甚至可以說。
因為雙方的合作密切,發展模式相同,等到亂世來臨,廣南未必不可以是文明裁判所的……
當然。
魏文斌想的不是亂世,他作為封疆大吏,想的是廣南一地,一億五千萬百姓,在這激變的時代當中該何去何從,該怎麼才能有更好的未來。
他支援周瑞,卻也不支援。
他是炎帝國的官,但他更認為自己是廣南百姓的父母官。
他不管天下,只管一地。
“廣南是帝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本就有著全帝國最強的高科技產業叢集,面對下一代產業升級,曙光城的科技成果,剛好由廣南來消化生產。”
“如果能夠釐清土地,解構舊有產權、債務,建立全新的分配機制。”
“廣南在三年之內,GDP最少翻五倍。”
霍連山說這話並不是放衛星,而是有的放矢,曙光城透過曙光科研基金將罪惡之都十多年積累的科技成果攬入懷中。
又透過與帝國科學院交換的技術交換,拿到了門類補齊。
可以說。
如今曙光城手上有著一整套“工業5.0”的規劃和技術,只是曙光城地方太小,人也太少,支撐不起這麼一個龐大的產業計劃。
如果廣南能夠實行曙光模式,開啟產業升級,徹底解放生產力。
別說五倍,十倍,二十倍都有可能。
或者說。
這本來就是周瑞打算做的,只是現在還早,尚未到那個白熱化的時候,廣南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肯定是要冒風險的。
“徹底改變供需體系和分配方式。”
“我們需要打破舊有體系的力量,可目前的問題在於,如果我們做得太過激進,會被當成叛亂,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
魏文斌並沒有聽霍連山畫餅,或者說,學習曙光模式有什麼好處,他早已分析透徹,才會有今日見霍連山這個態度。
魏文斌並不在惜名聲,也不惜命。
他不在乎被罵把控地方,對抗朝廷,割裂帝國,但他要把事情做成,霍連山得給他個明確的說法才行。
“如果,廣南成為特區呢?”
霍連山沒有回答,秦小蠻先開口了。
魏文斌與左右對視了眼,還是說道:“且不論執政院是否會批下特區的政策,我們要做的事情,最大逆不道的是侵犯了‘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這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