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乞力馬扎羅山。
李巖留在這片區域已經有一年多了,最近幾年,李巖不是在青藏高原就是在非洲,關於人類史在黃帝以後的部分,脈絡已經調查清楚,需要的只是細枝末節的補充。
但。
關於遠古時期那個維持了四萬年的炎帝國,還有當年人類如何發展文明,如何一步步走向世界,最終建立起炎帝國的故事,依舊缺乏瞭解,只知道一個輪廓。
在沒有打算強攻和諧城之前。
歷史研究社只能將人類史完整的整理出來,從歷史發展的脈絡上不斷推演當年發生的事情,從而描繪出被篡改的到底是什麼。
顯然。
這並不那麼靠譜……
“的確不靠譜,歷史是要講證據的,不能編一段神話,就直接充當歷史,我們沒有證據,就只能做些猜測而已。”
在接待了李和他們,邀請他們參觀考古現場,聊到這方面後,他並不避諱的承認了。
“拿神話當歷史,你直接念盎撒族的身份證好了。”
“哈哈哈……”
李和的吐槽引起了李巖的大笑,一旁工地上的工作人員們也都會意的笑了起來,專業的考古工作,其實是相當枯燥且無聊的。
歷史研究社成員不多,但這處遺蹟的人員眾多。
應該有相當部分的專家和學者。
李巖笑過之後,說道:“你們的事情,其實也與盎撒族有關,在帝都大圖書館內,擺放著歷史正文的石碑。”
“記錄著文明史的歷史正文,其實有著極大的謬誤。”
“這部分謬誤當年是知曉的,沒有去修改,不過是為了政治上的妥協,也為了保持炎帝國內的和諧統一。”
“但。”
“效果似乎並不明顯。”
炎帝國成立二十年,離全人類拋卻種族觀念還差很遠,對於帝國的認同,卻也有限,華夏人倒是挺認同的,其他種族,只能說差強人意。
特別是西方人。
對於很多人來說,幻想時代的結束,就好像是睡了一覺,世界就變了,本來掌握話語權,是人上人的他們,一下子要面臨平等,不,不只是平等,他們發現自己的先進,瞬間就變成了落後,那種強烈的反差,是很折磨人的。
動盪年代的出現,也是這種反抗中磨合的一種體現。
門閥世家的林立,要說沒有他們的主動迎合,誰都不信,他們就是要加強地方勢力,分裂帝國,從而圖謀以後。
“我倒是個不喜歡妥協的。”
“不把原本的謊言打破,不把那無謂的自負打破,不把脊樑打垮,那些人可不會承認,人類文明史就是華夏史,更不可能會有皈依者狂熱,來忠心於炎帝國。”
以史為鑑能夠知興衰。
李巖對於炎帝國如今的內憂外患可不看好,李和聽他這麼說,沒有想到比當初靈霄給他講述的歷史還要誇張。
當初聽歷史,只以為華夏史是人類文明史的主體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