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人稱文?”
藺文萱在看到李和的設定後相當驚訝,更驚訝的是李和接下來的理論:“是開放式第一人稱文,書的起因和結局,都會落到這次的新春大戰上來。”
“但對於這次新春大戰,我不會做任何描寫。”
“我會寫幾個歷史節點的故事作為‘我’的觀看體驗,從而體現出其他人的思考和看法,以及在人們選擇了‘觀察’之後所產生的變化。”
“因此。”
“我不求他們在活著的時候期待死後的‘選擇權’,我只希望他們在意識消亡的那一刻,能夠記起,他們還能夠做一次選擇。”
“生命結束的那一刻,也將是他們成為我讀者的那一刻。”
“這是我的構思。”
“在《長歌行》中,我領悟到的要點,這個世界對於幻想作品的要求,不光是讀起來要有趣讓人沉浸,更要……有所求。”
“《人皇是如何煉成》的這本書,就是將歷史的選擇,交給所有人。”
“包括……這一次的勝者。”
“也包括……人類文明的未來該如何走。”
李和的話說完,藺文萱依舊久久震驚。
他的構思實在是隻能以天馬行空來形容,他的設定絕對與所有人都不同,他甚至不在乎讀者看過他的書後能不能成為粉絲。
他要的是人們在死亡的那一刻。
只要還心存不甘,只要還對這個世界留有眷戀,那麼,那一刻,必然是精神波動最強的一刻,那一刻,將有著最高的共鳴!
這次新春大戰的主劇本是《七劫輪迴證菩提》。
七劫之後,整個罪惡之都還有多少人活著?絕大多數人都會在一次次劫難中死去,而那些死去的人如果都成為李和的粉絲的話……
他單人的變動率就將超過10%。
這次新春大戰的累計變動率可能會超過30%……
而且。
藺文萱明白李和是要做什麼了,他不奪得新春大戰的冠軍還好,一旦他成為冠軍,《人皇是如何煉成》的這本書,在超高變動率下唯一反饋的設定就是……
選擇。
從古到今到未來,所有會出現的人,在縱觀歷史之後,所作出的選擇。
他在做給所有人看。
有朝一日,他如果獲得了足夠的認同,他真的會……成為人皇。
當然。
人們並不一定會選他,也會選其他人,所以,李和這麼做,完全有可能將千辛萬苦所積攢的力量送給他人作為嫁衣。
但越是如此,力量的上限將越高……
“有個疑問,沉到底層的意志做選擇的本質是固化‘觀察’,那麼,應該只能做一次選擇才對,人皇需要超過50%的人對其‘觀察’才可。”
“我們曾經有過伏羲、黃帝兩屆人皇,這不合理。”
藺文萱震撼之餘,還是找出了李和設定中的一個bug,對此,李和笑了笑,問道:“我們於過去,便是未來於我們。”
“例如。”
“我死後歸於空之海,我看到了黃帝時期的歷史片段。”
“然後,我對黃帝做出了選擇。”
“這是什麼?這就是未來人對於黃帝的認可,但黃帝是歷史,是過去。在過去黃帝死了,他的緣散了,我的‘觀察’也就收了回來,這是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