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是這個意思,李和見沒有捷徑可走,只能哀嘆一聲,去碼字了。
第三卷和第四卷暫時是內部使用。
要解決部分戰力問題。
所幸他之前就有過構思,不至於現編,再一個,讀者看書,看得最多,最代入的永遠是主角,所以絕大多數讀者獲得的設定力量都是跟著主角來的。
不是說,書中出現了裴旻和白猿這種頂級戰力,他們就能夠領略。
因為描寫太少。
最初第七支部寫書有一個缺點,何硯曾說過:“不用論文論證這個技術真的存在,讀者怎麼理解這股力量?”
書當然不是那麼寫的。
但。
對於力量的描述不夠,讀者的確無法領略,李和能用,那是因為他是作者。
所以。
第三卷中,李白在殺出華清池,被公孫娘子救下後,兩人決定離開長安,在朝廷的追殺下,隱姓埋名開始行走江湖。
江湖當中。
兩人經歷了不少廝殺,更遇到了玄天觀弟子的追殺,對於練氣士的體系力量有了更明確的瞭解,對於各個境界的武夫亦是如此。
武夫與練氣士皆有十境。
分為下三境、中三境、上三境、止境。
下三境武夫打熬筋骨氣血,內含一口真氣,但氣不能外發;中三境的武夫可以凝練劍氣和拳罡了;上三境武夫,便是自有一番氣象,如李和曾用的那招“黃河之水天上來”。
至於止境。
武夫止境,在於入道,走出自己的武道,如裴旻的劍,世間無二。
練氣士的止境,在於點星,即將自身的命理與星辰繫結,如大唐國師袁天罡,他繫結的,便是天罡星。
天之真陽也,居於天中之天,為天罡星。
四正居中為土。
所以袁天罡不僅與天罡同壽,更是掌握天下山河龍脈,以手掌觀紋,便可看盡山河事物……
第三卷中。
李白與公孫娘子雖然一次又一次的逃離險境,但始終無法擺脫朝廷的追殺,李白雖然在華清池一戰由六境升至七境,也依舊難以應對追殺。
終於。
兩人逃到東海之濱,再無路可逃,朝廷的人,江湖的人,李白與公孫娘子徹底進入了絕境。
也就是這時。
有一艘小船,從海岸線緩緩駛出,船上,是一個絕美的少女……
然後,就是第四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