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威廉封臣的岳父,也曾經和自己有著比較良好的關係,如果威廉想要奪得國王之位,顯然要取得其他貴族的支援。
而克里德伯爵,當然就是天然的盟友,所以威廉在此時拉攏他。
雖然威廉之前沒有表示出任何對王位的興趣,但是他能騙得了別人,還能騙的了自己嗎?
赫查德國王的死因他心知肚明,為的就是茨克馬王國這個國王之位,要不然他謀劃這麼多幹嘛。
不過,他還是需要再等等,現在還不是他起兵奪位的時機,他必須先把自己從這場鬥爭當中摘出去。
登倫堡內部並沒有任何戰爭的氣息,在威廉強大的軍隊的保障之下,所有的居民都安居樂業,毫無顧慮。
不過他們也是瞭解一些王國的情況的,茨克馬王國的區域性地區已經開始了小規模的軍事衝突。
雖然還沒有發展到戰爭的級別,但是也製造了許多流離失所的難民。
他們為了生存,向四處逃跑,富裕的登倫堡也就成了他們最有希望的去處。
平民們雖然對這些難民有所警惕,但是人口這東西一直都是威廉得不到滿足的,任何能夠為自己提供生產力和兵源的人口都是威廉最渴求的。
就這樣,數萬難民湧入了登倫堡避難,從難民的數量上來看,這個茨克馬王國範圍的軍事衝突至少牽連了二十萬人,甚至還超過這個數字。
威廉雖然希望得到這些人口,但是他現在還有其他的目標。
切克爾人,他打算在爭奪王位之前先把切克爾人征服,把能征善戰,天生的切克爾人納入自己的統治範圍。
並且那遼闊的草場,能夠飼養大量的戰馬牛羊,肉食品和戰馬這種戰略資源也會寬裕許多,販賣戰馬這個扔下了將近十年的生意也可以再次撿起來了。
雖然此舉可能會引起克里扎人的不滿,但是畢竟雙方距離太遠,他的目標也只是切克爾人而已。
他只要透過亞斯特拉王國和教會,拜託一下週邊的國家對克里扎人施壓,並且給克里扎人一些補償,就可以沒有任何的後顧之憂。
其實如果說起來,威廉並不是特別畏懼克里扎人,克里扎人再驍勇,數量也不超過二十萬人,雖然他們幾乎人人都是騎兵,但是威廉也不是泥捏的。
如果不是吞併了切克爾人之後他還要參與王位的競爭,他是不需要做出如此多的安排的。
但不得不說,克里扎人是個勁敵,在某種程度來說,他們是比亞斯特拉王國和羅德蘭帝國還要難纏的多的對手。
經過了四個多月的訓練,登倫堡軍隊當中新招募計程車兵已經有了不錯的成績,新招募的鐵十字騎士嫩也是逐漸的適應了戰術以及紀律,還有訓練習慣。
他們在戰場上的表現雖然可能比不上鐵十字騎士當中的老兵,但是協作起來也是非常嫻熟的了,可堪一用。
登倫堡步兵們,現在所欠缺的也只是戰長殺敵的實戰經驗而已,如果不能上陣殺敵,即便是再訓練幾個月,恐怕也只能稍稍有所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