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畢竟比鐵具有更多的優越性。因而,古代工匠總在想方設法把鐵製造成鋼。
最初的時候,工匠們需要在攝氏八百至一千度較低溫度下,用木炭還原鐵礦石,得到一種含夾物較多,呈海綿狀的塊鍊鐵。
因為塊鍊鐵含碳量很低,所以相當軟,只能鍛,不能鑄,因此不是理想的造器材料。鐵匠們以塊鍊鐵為原料,對它反覆加熱,摺疊鍛打,擠出雜物,並在與炭火接觸中使之增碳變硬,就成了塊煉滲碳鋼,這是就是最原始的鋼。
這種鋼在製造過程中,需要反覆加熱鍛打,故又稱“百鍊鋼”。
不過這種制鋼法需要的勞動量大,效率低,所以大概再天朝西漢中後期以後,鐵匠們發明了“炒鋼”技術。即將生鐵加熱到攝氏一千二百度時,撒入礦石粉,並不斷攪拌。
使生鐵的含碳量降低而成鋼,這是一種制鋼簡便快捷的工藝,這種技術出現在雲朝也不過二三十年而已,是絕對的高科技方法。
如果不是賈喻參與烈肅王的叛亂,為了打造兵器鎧甲而對這種技術有些接觸,恐怕威廉多少年都無法開發出這種辦法。
哪怕威廉已經整合了許多的工匠來研發各種科技,雖然有一些收穫,但是科技是需要厚積薄發的,沒有極其高超的基礎科技理念根本沒什麼作用。
一個多月過去了,賈喻也是指導著工匠以及獸人們將高爐搭建完成。
數百名鐵匠甚至暫停了鎧甲的打造,整天加班加點的用現有的鐵料打造高爐,畢竟一旦搭建好,便可以冶煉出質量更好的鋼鐵,因此威廉直接下令讓他們參與高爐的打造。
一個多月的時間,他們終於打造好了一座巨大的高爐。
這座高爐大概六米多高,雖然比不上威廉前世天朝的變態高爐,但是在聖教世界,這卻是首次嘗試。
威廉和在城堡中的封臣們一起來到這裡參觀,他們將見證第一爐用炒鋼法冶煉出來的鋼鐵。
並且他們在鋼材凝固之後,就會用這些材料打造第一把長劍,並且現場編制出一塊鱗甲的前胸,用作實驗。
此時的高爐當中不停的往外噴薄著熱氣,獸人苦力們不停的鼓動鼓風機,往高爐裡面吹起。
高爐的最上面有一個小開口,有人往裡面撒著生石灰,並且不停的攪拌著,讓裡面的鐵汁含雜質越來越少。
終於,在獸人們和上面工作的人都是渾身大汗之後,鋼鐵終於冶煉完畢,並且從流孔裡面流了出來。
在孔洞的外面,則是有一著一個個的模具,滾燙的鋼水觸碰到空氣是一陣呲呲的響聲,並且有輕微的濺射。
數個模具承接完畢之後,鋼水終於不再往外流淌粗略估算起來,大概有二百公斤左右,產量不算高,但是比起這個時代的其他地方來說,已經算不錯了。
只要以後威廉能夠繼續打造高爐,那就可以擴大產量,到時候炒鋼法制作出來的鋼材打造的鎧甲武器也就不再稀有了。
威廉看著不卑不亢的賈喻,說道:“做的不錯,接下來我要看到打造出的武器和鎧甲的效果!”
高爐冶煉從昨天晚上就開始了,威廉早上來到這裡,一直到了中午這才把鋼水從裡面倒出來。
而此時,已經是午後了,也就是說威廉幾乎在這裡等待了半天之久。
賈喻對下面的鐵匠們說道:“你們去用這種鋼材分別打造一把長劍和鱗甲的前胸部分!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