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兩邊的貿易,威廉特意抽調了三百多人充實到釀酒工的行列中,擴大了生產,產量達到了每個月三千罐,足足是以前產量的五倍。
同時為了技術封鎖,威廉把他們安置在了擴大後的地下室,將禁四百人就在地下室中做著釀酒的工作。
他們除了威廉給的假日之外,都不能夠離開地下室,即便是假日期間,也要確保他們在威廉的控制之下。
只有這樣,威廉才能夠保證技術的唯一性,唯一的缺點就是,擴大生產之後,領地上的糧食消耗的有些快,估計沒有多少能夠用於跟切克爾人交易了。
兩個月裡,威廉跟切克爾人交易了兩次,四千八百罐的伏特加和十車麻布以及三十萬公斤的糧食。
三十萬公斤糧食已經是去掉釀酒用掉糧食的三分之一了,不過光是他領地上的居民可吃不完,一般都是儲存一些,然後賣掉。
現在威廉釀酒的產能根本沒法講這些糧食全部消化,事實上威廉本來也沒打算能夠靠著釀酒講這些糧食消化。
光靠一項生意支撐所有事情並不現實,除非你能建立一個龐大的商品帝國,不過那對於現在的威廉來說還太遙遠。
四千八百罐的伏特加遠沒有滿足切克爾人的需求,雖然他們的人口比例不高,但是龐大的領地卻決定了他們的人口不會少,有消費能力的貴族也就更多。
切克爾人銀幣不多,可是他們的牲畜夠多啊,尤其是戰馬這種戰略資源,兩次交易直接就入手了五百多匹,賣到登倫堡內,或者運輸到更加缺乏戰馬的茨克馬王國腹地,那將是數倍的利益。
在加上耕牛,雖然耕牛的價值不高,但是架不住數量多啊,五千多頭耕牛直接就是兩萬五千多枚銀幣的收入。
至於羊,數量不算太多,一千多頭,威廉主要是打算飼養這些樣來改善領民們的身體素質,肉類奶類這種高蛋白的食物可以改變一個民族。
威廉得到這麼大的收益穆圖斯也知道,這就是互惠互利的方式,像洛爾德人的糧食布匹鐵質生活用品,那在切克爾人這邊也是緊俏物件。
如果這樣一直交易下去,雙方獲利都不會少。
威廉為了讓利益最大化,讓斡裡木帶著四百匹戰馬去茨克馬王國境內販賣,茨克馬王國不產馬,他們的戰馬大部分都是從遊牧民族或者產馬的王國手裡進口。
所以戰馬,乃至挽馬的價格都一直居高不下,這就導致茨克馬王國內出現了一種買不起戰馬的步行騎士。
這種步行騎士沒有戰馬的衝擊力,但是在地上的戰鬥力可是比武裝步兵乃至重灌步兵都要強多了!
雖然步行騎士的戰鬥力很強,但是步行就是步行,作為一名騎士,如果有選擇的話他們還是會選擇騎馬的,這就為威廉提供了商機。
加上前段時間的戰爭,王國內的戰馬肯定變得更加稀少,短短的幾個月不可能完全將戰馬補充完畢,所以現在去當馬匹販子,是相當賺錢的。
斡裡木接了任務,帶著七八幾名騎士十幾名重騎兵和一百五十多名武裝步兵押送著四百多匹戰馬和一千多頭耕牛往王國走去,這樣大的貨物量絕對不能出問題!
雖然已經制訂了將戰馬耕牛傾銷到王國的計劃,但是耕牛的數量太多,估計短時間內不可能全部販賣出去,但是養著又是極大的負擔,牛吃的東西可不少。
三千多頭耕牛難以處理,威廉便將他們分發給了每個村莊十頭,剩下的兩千五百頭則是被威廉以六枚銀幣的價格,平價賣給了被吸引到曼德斯地區的商人們。
這一大筆資金的流通,直接促使了他領地的商業繁榮,加上威廉在每個村莊都興建了酒館,直接讓他的領地上充滿了生機,而不是一潭死水。
不得不說這樣的跨國貿易利潤真的不是一般的大,四千八百多罐伏特加明明只價值一萬四千多枚銀幣,加上糧食布匹等雜物,也還不到兩萬枚銀幣。
這兩千多頭耕牛一賣,直接就是一萬五千枚銀幣到手,這還不算被帶到王國境內的戰馬,這才是生意的大頭。
光是按照鄧倫堡這個相對來說不算卻馬的地區,五六十枚銀幣一匹,四百匹就是兩萬四千枚銀幣,這樣計算純利潤就是一萬五千多枚銀幣!
相比於單純的販賣伏特加只能得到九千枚銀幣要好多了,這樣的模式不僅能夠獲利更多,還能夠得到許多難以得到的戰略資源。
現在威廉實力還不行,等到他以後實力夠強了,他完全可以將官方貿易擴大到民間貿易,那時候他將更加的佔據優勢,光靠商業就可以完全腐蝕對方。
這剩下的一百多匹戰馬,威廉則是希望再訓練出一批騎兵,這次斡裡木去茨克馬王國,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蒐集各種人才,尤其是能夠製作鎧甲的鐵匠。
這一單貿易下來,威廉賺的更多了,所以他完全可以更奢侈一些,比如給士兵們更好的鎧甲啊什麼的。
反正錢留著也不能下崽,還不如給士兵們更好的武裝,其實威廉的打算是少收騎士,多組建重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