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房地產生意還沒有進入到大發展的時代,九十年代末可謂是處於低迷的時期,在經歷了海南、大亞灣以及北海等地的地皮炒作之後,很多專門從事房地產開發的公司元氣大升,在這個時候進軍房地產行業,的確需要足夠的信心和勇氣。
從1997年到1998年,最為房地產發展來說,是暴風雨來臨前的沉寂期,這裡面有之前房地產過分炒作的巨大負面影響,也有亞洲金融風暴造成的企業沉寂。
選擇這個時候進入房地產行業,可以說是抓住了最好的機會。
成本低,要求低,幾乎沒有什麼競爭者,這都是投資者求之不得的投資環境,可從另外一個方面考慮,那就是房地產行業前途未卜,面臨巨大風險。
恐怕這也是賈雲茂下定了決心、卻一再猶豫的原因。
不過與廖凡民數次的交談,讓賈雲茂逐漸的消除了疑慮,因為新世紀有限責任公司進軍房地產,一個最大的不同點,就是開發房地產,而不是炒作房地產。
海南、大亞灣以及北海等地的教訓,就是完全炒作房地產的結果,開發商壓根就沒有想到開發,目的就是賺錢,他們首先圈地,接著炒作地價,等到地價飆漲的時候拋售出去,從中賺取鉅額錢財,根本就沒有做什麼實質性的開發。
這樣的模式,肯定得不到國家的支援,而房地產泡沫破裂的時候,也就是眾多房地產公司破產倒閉的時刻。
開發房地產還需要得到政策方面的支援,那就是福利分房制度的廢止,商品房市場的興起,儘管國家層面的政策還沒有徹底否決福利分房的制度,可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已經呼之欲出,其核心就是廢除福利分房的政策。
這個方面政策的推進,重生的廖凡民是非常清楚的。
如果錯過了這個發展時期,今後想要進軍房地產行業,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籌備的過程是艱辛的,也是痛苦的。
新世紀有限責任公司是從事進出口貿易業務的,之前從未涉獵房地產開發行業,俗話說得好,隔行如隔山,而且經歷了房地產發展低迷的過程,不少的企業談及房地產都是色變,當新世紀有限責任公司準備進軍房地產訊息傳開之後,不僅僅是外部的嘲笑,內部的員工也信心動搖,覺得董事長做出的決定完全不靠譜。
終於,影響到公司生死存亡的時刻到來。
元月十六日,臘月十八。
一大早,廖凡民就來到了公司,今天要召開新世紀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會。
賈雲茂臉色陰沉,進入了廖凡民的辦公室。
已經聽到頗多傳聞的廖凡民,倒是表現的頗為平靜。
“廖凡民,公司今天召開股東會議,有關公司轉型做房地產生意的事情,可能會出現重大的爭論,我擔心最為意外的情況會出現。”
“董事長的意思,是不是會有股東撤資。”
賈雲茂看著廖凡民,臉上閃過一絲驚訝之後,恢復了平靜。
“你說的不錯,公司股東很有可能要求撤資。”
“董事長,我認為這個問題可以解決,公司的註冊資金是五百萬,董事長佔據百分之六十的股份,也就是三百萬的資金,就算是其他股東全部撤資,也不過兩百萬的資金,籌集這兩百萬的資金,對於公司來說,不是太困難的事情。”
“撤資的演算法可不是這樣的,公司註冊資金五百萬,加上這些年的利潤,恐怕僅僅是退掉股份,股東未必願意。”
“公司每年都分紅,五百萬資金產生的利潤,股東全部都拿到手了,所以現在退股,也就是兩百萬的資金,董事長這一點站得住腳,股東就算是到法院起訴,也得不到支援。”
“你的意思我明白,這樣做是可行的,但生意場上,需要朋友,如果完全得罪了股東,那今後還怎麼維繫,還怎麼做生意。”
“我的看法與董事長不一樣,那些股東應該明白,公司轉型做其他的生意,承擔最大壓力的還是董事長,就算是公司虧損,損失最大的也是董事長,如此關鍵的時刻,股東應該信任董事長,如果在這個時候做出過河拆橋的事情,那就算不得什麼朋友,這樣的人在生意場上,也難以真正的立足。”
廖凡民的解釋,讓賈雲茂的臉色稍微好了一些。
賈雲茂轉身準備離開的時候,廖凡民再次開口。
“董事長這次一定要下定決心,所謂五心不定,輸的乾乾淨淨,既然董事長徹底下定了決心,那就要義無反顧的堅持下去,不管遇見什麼困難,都不要輕言放棄。”
賈雲茂轉身,看著廖凡民。
廖凡民很平靜,雙眸更是波瀾不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