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事情,除了患者的診療,更多的便是醫患之間的交流。
事情繁多,而且不免讓人生煩憂。
陸晨的成長,不僅在於各項業務水平的成長,更是在於醫患溝通中的成熟老練。
系統的幫助,只是在於醫知識技能的提高,醫患溝通卻是要自己在臨床上親身體會。
……
當然,除了臨床上的工作,陸晨也在搜尋自己科研團隊的人選。
一般優秀的人才,都在各自導師團隊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
陸晨很難把他們挖過來。
其次,大部分碩博都有自己獨立的科研專案,想要對方加入自己的團隊,難度頗高。
又過了一個月的時間,陸晨仍舊沒有蒐羅到合適的人物。
陸晨只能轉變自己的想法,決定先發幾篇論文,在魔都大範圍內提升自己的影響力。
畢竟,他之前的論文都是在京華髮的,雖然影響力很大,但是在魔都人看來,虛無縹緲。
陸晨覺得想要在魔都開啟局面,重新構建自身的影響力很重要。
……
於是,陸晨在結合到未來的研發方向後,開始撰寫相應的論文。
題目為“tavr和常規外科開胸手術在中重度主動脈瓣反流患者的療效對比”。
目前針對中重度主動脈瓣反流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外科主動脈瓣置換(savr)和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tavr)。
由於savr風險高,高危患者並不適合此類手術。
tavr創傷更小,且術後恢復更快,是savr的有效替代方式。
不過,一切的療效好壞,都需要資料進行對比,而不只是肉眼看著好,就是好。
循證醫,講求要拿出療效好的證據。
因此,結合未來幾年的心血管熱點。
陸晨將自己的研究專案定位在tavr和傳統外科手術的療效對比之上。
因為陸晨暫時沒有任何手術實驗資料,所以第一篇論文只是綜述。
……
綜述論文的門檻極低,但是上限很高。
一般都是業界大拿,才有資格對整個科的發展,進行簡要的綜述。
普通級別的醫生,即便是把綜述寫得天花亂墜,也不會有人承認,也不會有期刊願意接收。
不過,作為發表過頂刊論文的陸晨,自然沒有這方面的顧忌。
他花了三天的時間,將tavr的發展弄得一清二楚。
然後繼續花費了一週的時間,撰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