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國·溫邑
姬周景平三十九年,五月初一
距蘇照從晉國曲沃返回蘇國都城溫邑已有半月之久,經過蘇照與來自蘇、聶、衛三國文武公卿以及以太真教為首的仙道勢力,長達七天的朝堂會議,終於確定了一系列仙人二道的大政。
史稱“溫邑之會”。
蘇國正式發國書,整合蘇、衛、聶三國於一體,三國三十郡的廣袤疆土從此融為一體,官民人等皆為蘇國臣民,遵奉有蘇一氏的號令。
國內旗幟、服色一致,三國軍隊按著蘇國禁衛之軍的編制予以整編。
同時,保留了聶國、衛國的百里之地以為宗廟祭祀所用。
蘇侯在三國文武公卿的上表下,晉階為公位,同時降制命,敕封太真教為國教,太真教主浮丘子為蘇國左國師。
三國的整合轟轟烈烈拉開了序幕,一時間,豫州側目,河洛震動。。
一個擁地近三十郡的大國如一輪驕陽,冉冉升起!
太真教受此訊息振奮,率無數門人弟子,除卻一部分投入到蘇國郡縣仙陣交通樞紐的構建中,又有源源不斷的仙道中人進入蘇國靖祟司、軍器監、工部供職。
與此同時,蘇照宣佈在整個蘇國開展為期五年的革新之政。
革新之政主要以交通、水利基礎建設為核心。
預計在蘇國五年之內建設覆蓋三京(南京溫邑、中京帝丘、BJ雁邑。)以及三十郡二百四十三縣的仙道法陣,軍民兩用,以為商貿進兵,但卻要收取高額的通行費用。
同時,原有官道也會修葺,作為平日往來,收取的養路稅就很少,以達到通商寬農之效。
工部麾下的通訊司,也會在五年內,在蘇國郡縣鄉一級,架設以傳音玉圭為通訊基站的通訊署,供蘇國百姓作為家書通訊往來。
時人稱為“鴻雁傳書”,因為各地的通訊署官衙屋簷上有大雁石雕。
以傳音玉圭為核心裝置的通訊器材,已經研製出來,太真教的仙師正在想法降低成本,將會在五年內研製出來,供蘇國百姓購買。
同時以水神符籙為核心,在龍族大小公主敖璃與敖茜這對兒姑侄的主持下,構建一個調控農田水利,集天氣預報、水田灌溉於一體的天象系統。
蓬萊商會的資源正在源源不斷投入到交通、水利等建設中。
同時,蘇照又在蘇國改革幣制,籌建蘇國中央銀號, 以金銀為準備金, 發行紙幣, 名為蘇幣,同時以銀銅合金,作為輔幣, 因為是以兩改元,人稱蘇元。
這種蘇元, 做工精美, 鐫以雲紋, 方一出世,就迅速擠佔了溫邑的商貿市場。
這是一種是以法力符籙為花紋的紙幣, 正面是蘇照冠冕服飾的帝王頭像,背面則是山河鼎鎮壓在九州萬國的圖案。
幣值從一百、二百、五百、到一千不等。
司法方面,以刑部尚書陳韶為主, 其他三國的律學大家為輔助, 在蘇國《刑書》基礎上, 編纂而出的全新《大蘇刑律》。
至於《民律》、《商律》也在完善制定之中。
而在蘇照的命令下, 《蘇國會典》也要迅速制定,作為一部行政法規彙編, 將作為蘇國官衙有司謹守的法令。
可以說,從交通、水利、司法,軍事……整個蘇國進入瞭如火如荼的大建設中。
而蘇國此舉, 自是引起天元列國的矚目,如鄭、宋二國, 迅速做出反應,二國互相遞交國書, 宣佈成立盟約之國,宋君嫁其妹給鄭君, 由是鄭宋同盟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