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有一封玉簡,說是鄭國的情況。”範瀟說著,將一封玉簡遞給了蘇照,少女口中說著鄭國,面上並無絲毫異色。
蘇照接過玉簡,神念投入其中,不由皺了皺眉,目中漸漸浮起一抹憂色。
見蘇照神情似有凝重之意,範瀟晶瑩玉容上現出關切,輕聲道:“鄭國那邊,出了什麼事?莫非是將興兵來犯?”
蘇照道:“不是,是鄭國已解決了寶璽之器汙穢,將立仙朝,之後鄭國也要梳理內部,短期內倒不會興兵,不過也說不定,鄭君志得意滿之下,舉師伐我。”
當日,他暗中使絆子,讓鄭國本來的天元第一仙朝化作泡影,鄭君必深以為恨。
而且,昊陽宗和司天監的那兩位,也不會坐視他從容整合衛國,再向北進。
“事情恐怕還有變化。”
見蘇照出神,範瀟好奇問道:“想什麼呢?”
蘇照目光深深,沉聲道:“我剛剛在想,鄭國會不會聯合公子桓的齊軍,給予他支援,助其奪取聶國,以遏我北上之勢。”
這不是不可能,他給鄭國暗地裡使絆子,鄭國也未必不會反過來給他使絆子。
範瀟聞言,眸光閃了閃,清聲道:“很有可能。”
而就在蘇照和範瀟,猜測鄭國君臣動向之時——
鄭國宮苑·崇政殿
偏殿之中,鄭君聽著楊郇之言,凝眉道:“楊監正是要扶助公子桓?”
楊郇道:“君上,蘇國崛起之勢已顯,但短期內應不會南下略我國之疆土,其多半是北上,滅小國以實國力,絕不可使其成行,而齊國公子桓在衛國北境,割據甘原、長樂二郡,遏北方之門戶,公子桓此人一向足智多謀,能征善戰,由其攔在蘇國北進之途上,就能為我國爭取時間。”
鄭君道:“蘇國誠心腹之患也,孤不懼宋國在側,獨覺蘇國如鯁在喉。”
範瓊道:“君上,仙朝法網鋪設,那時那些心懷不軌的亡國遺民,必將無所遁形,再難釀生變亂!”
最近一年,在閻先生以及蘇國的暗中幫助下,鄭國三十六郡原陳國故地,烽火四起,鄭國精力都被牽扯在鎮壓叛亂之上。
鄭君道:“最快,在何時?”
此刻的鄭君,已經迫不及待想要提兵掃滅蘇國。
範瓊遲疑了下,道:“剿叛、安撫,總要在年底之前,才有餘力北征。”
“年底,那就年底!”鄭君面色陰沉,憤憤道。
“不過在此之前,也不能讓蘇國從容壯大國勢,李掌教,還請代孤知會公子桓,傳達我國全力支援公子桓所部齊軍之意,務必讓其在衛國北境鬧出一點動靜來。”
李鶴遠道:“鄭公之言甚是,貧道即刻就前往衛國北境,支應公子桓。”
這時,一旁坐著靜默不語的鄭韻兒,輕聲道:“師父,我也隨你一同去。”
李鶴遠笑著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