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延殿中——
衛仲見其妹衛婧言之鑿鑿的樣子,目光明亮,心底也不由生出幾分希望來。
而就在這時,宦者在門外,扯著尖銳的嗓音,道:“君上,太宰大人在宮門外求見,說洛邑有姬周天使至,為調停蘇衛兩國戰事而來。”
聞聽此言,衛仲面現詫異,驚疑不定地和衛婧對視一眼,暗道:“姬周天使,調停戰事?”
自數百年來,姬周帝室權威早已喪失殆盡,政令不出洛都百里,周室的人來帝丘調停國爭,是不是搞錯了什麼?
“宣!”
衛仲眉頭緊皺,目中滿是疑惑,既然想不通,索性也不再深思,開口說道。
未有多時,就見一個服緋紫官袍,頭戴黑冠的老者,在宦者的引領下,昂身進入殿中,身後不遠,還一前一後跟著兩個女子。
為首之女子,二九年華,容色明媚,梳著朝雲髻,以一根金鳳頭釵簪起,服鵝黃色長裙,身形窈窕靜殊,玉面紅唇,瓊鼻檀口,細長的柳葉眉下,一雙狹長鳳眸,顧盼生輝。
縱是置身於恢宏、壯麗的永延殿中,女子舉止神態仍是坦然自如,好似在自己家一般。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姬周雲羲公主——姬令月!
隨行的額還有一個著黑紅緞面鳳紋服、頭束鷂冠,足踏登雲靴的女子,其人瓜子臉,眉似刀裁,眸光清冷,面上不見絲毫胭脂水粉的跡象,但漠然而行的安靜氣質,卻好似一把出鞘的寶刀,清冽刺骨,寸步不離地跟著姬令月。
“老臣見過君上。”衛國太宰衛琿,整容斂色,拱手行禮道。
“衛君,別來無恙?”姬令月一入殿中,並未行禮,反而一雙狹長鳳眸,淺笑地看著衛仲。
姬令月自是認得衛仲的。
當年,衛仲曾去過洛都兩次。
第一次是姬周太子繼位,衛仲隨著國內宗伯前往洛都慶賀登基大典,在一次諸國王公子弟宴會上,見過隨蕭後一起出來待客,時年六七歲的姬令月。
第二次是五年前,衛仲去遊學,在拜訪洛都——英華閣內的太史令,名傳海內的宋子之時,遇到了請教學問的姬令月。
“原來是雲羲公主。”衛仲神情無喜無怒,既無“熟人”重逢的喜悅,也沒有身為人君的傲然,只是訝異道:“雲羲公主此來,要為蘇衛兩國調停?”
姬令月點了點頭,道:“蘇衛兩國刀兵相向,以致中州局勢動盪,本宮在洛邑都聽到兩國的齟齬,原本這屬兩國之事,帝室也不好插手,無奈晉國磨刀霍霍,意欲進兵豫州,而我周室怎麼也是天下共主,都邑洛城,自然不能坐視,本宮不才,從洛都迢迢而來,特為化解兩國紛爭而來。”
衛琿蒼老面容之上滿是激動之色,似乎擔心衛仲輕視“徒具虛名”的周室,道:“君上,雲羲公主來之前,已以宗周名義,聯絡魯、齊兩國,兩國現已派大兵,進入我國支援。”
“當真?”衛仲面色微變,驚訝道。
一旁的衛婧,聞聽這番好訊息,也是又驚又喜。
姬令月看著態度判若兩人的衛仲,對於姬周帝威的喪失有了更深刻的體會,開口謙虛道:“齊、魯二國原有出兵調停之心,只是二國最近埋頭國內之事,無暇分身,再加之蘇國並無滅衛之力,這才遷延回顧。而今晉國悍然提兵長趨豫州,本宮也只是代為將如火之勢通告於齊魯二國,魯國為禮儀之邦,魯君也素為我姬周長者,急公好義,現已調集十萬大軍,不辭辛勞,越關而來,調停蘇衛兩國戰事,同時以遏晉國之狼子野心!”
在天元九州的列國中,國際形勢中,就是楚、晉、秦、齊、鄭五國屬於表世界五常,魯國國力雖然稍弱鄭國一籌,但也是區域性大國,屬於裡世界五常。
而且,魯國威望在諸國當屬最高,不僅僅因為魯國先祖曾經制禮作樂,而且魯國常常為第三世界(陳、曹)這些小國主持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