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將近破曉時分,涼爽秋風吹進郡衙衙堂之中。
蘇照打量著沈鈞半晌,見其面相英武,神情堅定,神念感知了下,就見氣血雄壯,分明已至先天之境,心頭稍訝,但轉而就是恍然,定是講武堂中武道大藥助其破境。
此刻被蘇照目光打量,沈鈞心頭也多少有些忐忑。
好在,蘇照默然片刻,就問道:“沈參軍,聽申屠公說,講武堂此次隨軍出征學兵,從戎經歷,皆由你錄述名單,名單現在何處?”
沈鈞聞聽垂詢,就探手入懷,自懷裡取出一個油布包,展開,那是一卷薄冊,雙手呈遞向前,並介紹道:“君上,講武堂隨軍學兵凡三十人,皆在此冊之內,籍貫、生平,此行作戰戰果,點評,皆載其中。”
蘇照揮手一招,沈鈞掌中的書冊就已經到了近前,展開閱覽。
沈鈞心頭一驚,暗道,果然傳言不虛,蘇侯有上古人王之能,神通莫測,一時之間,心頭敬畏更深。
蘇照自從凝練神念之後,閱覽速度很快,幾乎一目十行,不得不說,正如沈鈞所言,很是詳細,甚至還有戰鬥之中表現的評述。
比如其人性情如何,是急躁還是謹慎,武力如何,面對突發情況的選擇……當如何用之。
“怪不得申屠樊提及此人有帥才,知兵者,將才耳,知將者,方可為統帥,這等見識。”蘇照暗暗感慨著。
最後目光就停留在那五位陣亡的學兵名字上,這次翻閱速度明顯慢了許多,幾乎是一字一字在讀。
比如文簿中記載:“徐光,碭郡高義縣人,幼年父喪,由其母浣衣長大,少喜讀書,習劍術,好為遊俠,輕財重義,豪爽率直,更以孝名聞於鄉里,及長,應募入軍……率斥候騎五十人,探視敵情,突遭衛軍大隊千五百人圍攻,徐光率騎五十,一馬當先,衝撼敵陣,身被數創,落馬尤揮斬三人,力竭方拄刀而亡……”
蘇照看完之後,心情有些沉重,慨嘆道:“都是我蘇國的忠良義士啊。”
當此大爭之世,英雄豪傑紛紛而出,投效軍前。
蘇照對著一旁的申屠樊,道:“這些陣亡將校的家眷當善加撫卹,樞密院當擬出條制來,尤其家中有老母奉養的,命地方官吏逢年過節,要予以探望,此事作為官吏考核之項。”
申屠樊道:“謹遵君上之命。”
沈鈞靜靜聽著上收少年王侯的安排,心頭也有些觸動,這少年君侯賞罰分明,善待士卒,的確是可輔之人。
此刻,不知為何,沈鈞不由想起其妹沈嬋微私下的腹誹,暗道,小妹不知人主之氣度,那等小事,豈會被蘇侯放在心上。
卻是,先前沈嬋微因為蘇壽侵佔蘭溪沈氏一族族產沒有歸還,而一直對蘇照甚至蘇國耿耿於懷。
蘇照吩咐完撫卹之事,又再次將沉靜、威嚴目光投向沈鈞,只是此刻心下已有幾分欣賞,道:“沈鈞,你錄事評述有功,孤若賞賜你一些金銀絹帛,也有些俗氣。”
沈鈞面色惶恐,連忙抱拳道:“君上,此為卑職份內之責,何敢居功?”
蘇照笑了笑,問道:“你腰間之劍,是金玉級神兵?”
沈鈞撫了撫腰間的寶劍,面上也帶有幾分欣然,道:“此為學正臨行前贈予。”
申屠樊解釋道:“凡隨軍而行學兵皆有一把,沈鈞手中這柄屬上上之列。”
蘇照微微點了點頭,看了一眼金玉級神兵,見其劍柄被包纏的,劍鞘更是把擦的光可鑑人,可見主人對其愛惜至深。
蘇照笑了笑,道:“寶劍贈英雄,孤將此劍也贈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