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皇上,邊關守將王維這人,老奴略有耳聞,但也只是粗知一二,此人在軍事上的造詣不低,但也說不上是極為出眾,其思路大體是以守成為主。
若說軍事進攻此人倒是有幾分小心思,會取得一些意外之果,但小道終有盡時,總體來說還是難登大雅,加之其武道一途並不出眾,所以於五年前被兵部派到邊境駐守。”
“武道天賦並不出眾?”朱御疑惑的重複了下自己關注的點。
“是。”對於朱御的問話,伍公公給出了肯定的答覆。
見伍公公如此回應,朱御也不好再多說什麼,畢竟自己只是猜測,難道還有人家堂堂一個大宗師看的準?
此處疑惑雖是未解,但以如今的情況,怕是不見到王維本人,是解不開了。
已知情況如此,朱御也就不在此處做過多猶豫,轉頭問道:“伍公公,那朕的另外兩個問題,你是否能給朕解惑?”
隨著朱御的問話,伍公公面露恍惚,過了半響才輕嘆一聲,正色回覆道。
“皇上,您的這兩個問題,其實說的是同一件事。”
“哦?此話何解?朕洗耳恭聽。”
對於朱御的話,伍公公未做姿態,其面露回憶,整理了下思緒才緩緩開口。
“武朝,是自古人有能力記錄以來,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完全統治了腳下大地的王朝。
數千年前,武朝曾探索過海外,雖說武朝在海外發現了龐大的土地,但那些土地上居住著數量極其龐大的尚未開智的金髮碧眼蠻夷,此土地實為雞肋,讓武朝打消了繼續向外擴張的念頭。
當一個王朝沒了進取之心,雖說依舊會出現明君,但其質量和數量對比先輩是觸之不及。
也不知是何時,慢慢的,偌大的武朝再也未出現過明君,不,連守成之君都達不到,理所當然的,王朝開始腐敗,整個天下開始民不聊生。
但因武朝實在是太強大了,其數千年的積累讓人無法反抗,就這樣,百姓們在水深火熱之中被折磨了數百年。
數百年的時間,武朝的積累就算再多,也被有出無進的狀態消耗的差不多了,也許是老天也看不過眼了。
就在這關鍵的時候,天下豪傑並起,有雄才大略的雄主,有心算天下的謀士,有百年不遇的奇才將領,還有武道天賦如仙似魔的妖孽。
在這一刻,強盛至極的武朝,他的命運進入了倒計時。
接下來的事情和所有人都想的一樣,雖說剛開始所有反抗者的處境都十分艱難困苦,但武朝的勢力還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崩塌。
武朝的敗勢如同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快,而就在眾人以為武朝氣運已盡的時候,意外就這樣出現了。
武朝數千年的積累不止是財富這麼簡單。
他把一國王朝的氣運用不知名的手段和腳下的大地融為了一物,武朝前期那些英明的君主把其當做了傳承至寶,就如同遠古王朝‘秦’的傳國玉璽一樣。
此物經歷時間的沉澱形如脊骨,看似脆弱卻堅不可摧,被武朝中人稱之為龍脈!
當時武朝已至最後關頭,被大軍圍困,雖說是兵敗如山倒,但武朝的底蘊可不止是這些。
地盤大的時候忙不過來,處處丟地折馬,但當武朝餘眾龜縮一角之時,其防守真可謂是銅牆鐵壁,處處都是精銳。
無奈之下,當時的各位雄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圍困,待到武朝出現破綻之時,再群起而攻。
武朝雖已殘敗,但也不是無可用之人,對那些雄主們的計策武朝上下也心知肚明,畢竟此為明計。
有點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這天下間沒有完美的防禦,如果有那就是時間還不夠,只要時間夠長,再完美的防守也都會露出其破綻。
若將此處換成前人的王朝,結局只有敗北一途,但武朝不一樣,這就說到了前文提到過的龍脈。
當時武朝不知使用了什麼手段,把中原大地,山川峻嶺,所有不可見的氣運,全部濃縮到了一處,就是武朝龜守之地。
在此需要和皇上您說一下,此氣運非彼氣運,當時武朝氣運已經走到了盡頭,所剩無幾,老奴口中的氣運,說的是這天下間的氣運。
民間話本里的福地洞天,在原先是真的有的,可經過武朝一事,遍佈天下的名山福地就和普通山澗一樣了。
此處暫不多談,經此一事變化最為明顯的當屬武道一途,打個比方,有一人習武,其天資卓絕,修為一日千里,在天地間氣運消散後,其也只能一步一個腳印的在武道前行。
此消彼長,透過此事,當時的雄主們甚至已經可以預見武朝的反撲,當下眾人就商議,要提早決戰。
可武朝的守備當時還處於完美的狀態,讓諸位雄主有心開戰卻無力下手,眼看著前路已絕,有不少人已經心生絕望,但事無不可盡,奇人不僅武朝有,各位雄主們也都籠絡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