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們立即下馬,軍官發出命令,士兵們按照早就操練過的科目,取出匕首,找出一匹劣馬或者疲憊不堪的馬,往馬身上喉管位置刺去。
馬立仆倒地,士兵們把死屍堆疊,成為工事。
被殺的馬匹有的沒有死透,在地上痙攣掙扎,鮮血淋漓,血腥氣大作,現場十分慘烈!
戰馬是戰士們的好夥伴,但大家跑不過敵人,只好讓戰馬作掩護工事。(他們騎兵不可能帶過多的安營紮寨的材料,草原上也不能憑險防禦)
“這一次,老子要做李陵五千鬥八萬了,大家悠著點!”史萬超學過典故,交代大家道。
“我們一定可以勝利過關!”大家紛紛道。
所有的取出了大弓,終於派上用場了!
原來,唐軍騎兵都攜帶兩種弓,一種是複合弓,屬於騎弓,弓力很強,但不及後一種的步弓,那種弓更大,弓力更強,但只能步射。
兩種弓都攜帶是韋晞確定的,這加重了後勤的負擔和重量,在絕大多數時候,步弓幾乎用不上。
要不是步弓能夠步兵和騎兵通用,幾乎連韋晞也頂不住後勤部軍官的壓力,直個說我軍騎兵天下第一,用騎弓足矣。
這次就派上用場了,呈環形防禦,所有的人站在地上,執定步弓,把大弓拉開,瞄準自己的前方。
打了唐軍埋伏的部族迫近,他們成群結隊,氣勢驚人的騎兵衝擊,前面的馬匹快速奔騰起來,後面的仍舊在慢跑,遠方還有一股股馬群來回運動好像是大海中的漩渦,空中塵土瀰漫,原本青青的綠地已經被眾多的馬蹄變成黑褐色。
他們在接近,甚至可以看到馬匹張大的鼻孔和部族人醜陋和麵孔。
而唐軍在馬牆前面準備直射,後面的則準備拋射。
老軍官很有眼力,看到敵人盡皆進入射程時,高舉的指揮軍刀下落,還有小旗揮舞,大叫道:“放箭!放箭!”
四下裡弓弦聲噼裡啪啦,空中箭矢亂飛,帶著一股股死風,疾吹向部族騎兵。
弓箭落入了他們當中,立即慘叫聲和馬嘶聲大作!
部族軍瘋狂地迫來,被箭枝把他們準確地射倒,射在馬身上,箭枝衝擊力極大,馬身上扎出一個個的血洞,三稜箭頭放血,片刻馬匹就支援不住地倒地,倒下的馬匹阻擋道路,遲滯速度,連累後面更多的人倒下。
前面的唐軍不慌不忙,箭枝一枝一枝的發出,長久的訓練讓他們箭不落空!
精準的射擊讓部族軍沒有一個能夠衝到唐軍馬牆前,紛紛倒下,哪怕有偶爾的漏網之魚,衝到唐軍前面也被馬牆所阻,然後吃上弓箭倒地。
部族軍試圖用盾牌阻擋,但震驚地發現盾牌被弓箭射穿,箭頭射中他們執弓的手,弄得手上鮮血淋漓。
拋射的箭枝象下雨般,部族騎兵揮舞著鐵刀遮擋,耳邊叮叮噹噹作響,箭鏃打在鐵製裝甲上的聲音像冰雹,箭矢力道大,射穿了裝甲,有的人頭盔上插著箭倒下,也有的身上披甲,結果被箭矢洞穿裝甲,胸口鮮血似噴泉般湧出。
箭矢太密了,加上唐軍專門射馬,部族軍雖說人多勢眾但也不夠射的,他們雖身披重甲,但馬卻防護不夠,戰馬損失很大,不久後,沿著唐軍馬牆處倒下了密密的馬屍。
見此情況,部族軍不再進攻,繞著唐軍散射弓箭。
但是部族軍的弓箭不足以擊穿唐軍裝甲,唐軍用盾牌為自己和戰馬遮擋,然後給戰馬餵食水,恢復它們的力氣。(他們還有不少的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