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與部族狠打了一陣,但是值得。
山地地區的部族,不要以為他們有地利,唐軍有山地步兵!
山地步兵來源於韋晞的攻打吐蕃(西藏),之後這一兵種長期得到儲存,一直使用,現在用在山地作戰,不在話下。
在無人區裡,將被割下的人頭吊在樹上或者山岩上,面對著道路,增加恐怖氣氛,以恐嚇和嚇阻膽敢來的破壞分子,展示出絕不留情的態度!
敢壞我鐵路,就殺他們舉族、全家!
第二條措施,控制地形要害,一些河谷、平原、山口的要道,進駐兵力,設定據點,步兵防守,騎兵出擊。
他們配備了良好的望遠鏡,不得不說,許多的地方視野開闊,望遠鏡下能夠看得很遠,控制山頭,即能制止敵人的襲攏。
敵人並不能憑空變出來,一些道路是必經之地。
見到可疑的人來,唐軍馬上出擊。
現在,大食人無力派出正規軍來破壞鐵路,都是部族軍,他們與正規軍根本沒得打。
唐軍非常勤奮,在駐紮下來,即刻伸出觸角,到處勘察地形,畫出地圖,等到作戰需要時,地形還是蠻熟悉的。
重要的地方,例如橋樑,甚至做起了堡壘,
第三條措施:在城鎮、村落的聚居區,推行唐人義務參與,聯防保護鐵路。
關外(玉門關外)的唐人,無論男女老少,統統軍訓,女人都要去練弓箭(至少會用弩),韋晞曾言“唐人天生高貴,是神選民族,生要高人一籌,死也要站著死,絕不能跪著生!”
只要有事,唐人就會聚而作戰,婦女也不例外、她們至少可以射弩和裝弓箭。
對於參與保護鐵路,進行騎馬巡視和警戒,那是不成問題。
而對於非唐人,則實行保甲連坐。
一地有事,該地民眾皆受牽連,十戶行一保甲,火車有事的,若查出是其中一戶,則十戶皆有罪,大搞株連之風。
鼓勵出首,一經查實,出首者受賞,而被告密者受嚴懲。
當一些非唐人嚐到了告密的好處,關起房門來品嚐唐人的牛肉乾、乳酪和茶葉時,他們的心,也就靠向了唐人。
此時,將他們發展成為眼線,如此告密之風大起。
甚至,駐軍得到告密後,不經查實,即行開殺!
當然,公佈是罪證確鑿,明正典刑。
如此挑動一派打一派,大搞恐懼之風,造成非唐人之間不敢接觸,人皆側目而行,如此就壓縮了一切的不懷好意。
“我們不需要他們的歸順,我們要的是他們的恭順!”楊成獻也有理論教導他的手下道:“當你無法收取他們的心靈時,至少要讓他們的行動順應你的希望!”
高壓政策是必須的,現在先保證勝利,再論其它。
只要西征勝利,打下大馬士革,事情自然了局。
加上人多的地方實行宵禁,晚上出行除非得到允許,否則一楖捉拿,以確保社會秩序和鐵路的暢通。
那些在火車站上幫工的人們(非唐人),進行逐一甄別,那些勤奮的、忠心者得到留用,還稍微提升工資(這是必須的手段)。
政治上認為不可靠的人,那麼打入另冊,即被解僱,所有的公家大門,統統向他們關閉,哪怕是做搬運工都不被僱傭!
甚至找個由頭,就把他們捉起來,不必經過審訊,發“軍前效力”。。。填溝壑、當敢死隊!
這樣的氛圍下,哪怕是佔領區裡再堅定的大食擁躉,也得蜇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