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裡確實有第五縱隊,只是不成氣候,慄特人還是非常齊心,且各城門都給泥石給堵了,夜間宵禁,第五縱隊人數少,難以動搖對方的防禦。
目前的戰局,只能夠繼續那種腦殘的螞附攻城,韋先前建功的火攻法在攻打康國的寬敞城頭時起效不大。
……
康國人仗著城池堅固,軍隊人手豐富,士氣旺盛,物資充足,其統治階層抵抗意志堅定,哪怕韋這等狠人,也不能夠速下城池。
他幾乎使盡了所有方法,把戰術發揮到淋漓盡致的地步,終因不能夠脫離當時攻城技術的限制,不能打下城池。
攻城僵持,無有進展!
不能打下康國國都那就萬事皆休,陽光下的這座雄城似乎堅不可摧,不死上幾萬或者十幾萬的唐軍恐怕打不下此城!
“怎麼辦?”
韋召集高階軍官們商量著怎麼辦?
程伯喜主張:“攻城這活計從來不是好啃的,宜做好長久準備,如果打打就退就停,先前投下去的籌碼盡皆白費,死去的兄弟也都白死了!”
他的話深得諸人同意,打肯定要打,堅持下去,做好持久作戰的準備。
在場諸將許多人都打過大仗,屍山血海見識過,死再多的人,也要把西征打下去,豈能因一個城池而噎住不打!
帕羅特是突騎施人,他們向來不打堅城,提議道:“柿子要捏軟的吃,此城這麼堅固,可圍而不打,先打能夠打下的,既消耗康國人實力,我方又可獲得實利!”
這是有所為有所不為,大家覺得不錯。
長久圍城,削弱康國實力,攻下其它城池,捷報頻傳,對於朝廷、軍心、民心均有交代。
已軍步軍馬軍佔攏,掌握著戰場主動權,昭武完全做得來攻守由我心。
姜諮指出道:“昭武八國並不與我軍野戰,純粹守城,分明是想消耗我軍實力,我們則將計就計,各個擊破,當他們被破國度越多時,康國人計程車氣就越來越下沉,我方勝券在握!”
諸人皆稱“善!”
婁師德則提醒道:“快到冬天了,我方須做好過冬準備!”
你一言我一句的,大家商討出一個大方向來,再有參謀將昭武八國的偵察情報彙報如下。
石國在前,其西南方向下有曹國、康國、米國,呈一個圓弧形分佈。
康國往西有何國、安國、畢國等,再往西則到達阿姆河的火尋。
“根據情報,何國離得康國近,其城池不修,兵甲不整,最是好打!”姜諮說道。
“那就先打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