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於太后,忠於朝廷,專心訓練,準備打仗!”
“軍人不得朝議!”
“誰敢造反,本大將軍即刻將他平了!”
有言在先,軍人們保持了緘默,沒有呼應李唐諸王的造反號召。
諸王過得太過優越,自我感覺良好,博州刺史琅邪王李衝義,其父豫州刺史越王李貞就是高宗皇帝的哥哥應和,止得兵丁數千,也無大將,其餘諸王惴惴無起兵。
李衝沒打幾仗就自絕天下,逃竄時被人所殺。
武則天派左豹韜大將軍麴崇裕為中軍大總管,岑長倩為後軍大總管,張光輔為諸軍節度,率兵十萬討李貞。
李貞有多少人馬?
五千人!
這仗根本不用打,走投無路的李貞乃天潢貴胄,絕不可能淪為囚徒,這會讓皇家臉面盡失,只好與家人一起服毒自殺!
叛亂遂平,餘波逾來逾響,皇太后差監察御史蘇珦審問及調查諸王共謀的證據,但蘇珦的調查久久不見進展,使皇太后很不耐煩,中途罷免了蘇珦的重職,於是此番重任再次落到秋官侍郎周興的肩上。
周興作為審死官的才華魄力無與倫比,談到他的韋安石對崔千尋說周興一審即死的功力實在是絕了!
他的能量迸如黑洞,把李唐諸王一網打盡,幾乎殺光光!
除他之外,更有諸多酷吏聯手,來索,丘神績、萬國俊、王侯義、吉瑣等,還有武家三傻齊出動,他們成就雯然,請看此名單:
越王李貞滅門;上黨郡公李子諶滅門;范陽公李藹倖存三子;東莞郡公李融倖存一子;陵郡王李俊滅門;黎國公李傑倖存一子;汝南郡王李瑋倖存一子;廣漢郡公李謐滅門;汶山郡公李蓁滅門;廣都郡王李鄭王李倖存二子;義陽王李琮倖存二子;楚國公李滅門;襄陽郡公李秀滅門;梁王李獻滅門;建平郡公李欽滅門;舒王李元名滅門;豫章王李倖存一子;南安王李穎倖存一子;國公李昭滅門。
長長名單令人觸目驚心,可憐李唐的江山基石,已然全面鬆動!
倒黴者眾多,他們還有家人、部屬,都給誅連。
宗室諸王相繼誅死,子孫幼者皆流嶺南。後又誅殺親黨數百家。如殿中監裴承先、濟州刺史薛顗及弟緒皆誅。
當中有一個人名,讓崔千尋為之一頓!
高宗皇帝妹妹的兒子,太平公主的表哥薛紹因與琅邪王衝通謀,亦處死!
武則天連親兒子都給殺了,老公家中親戚算什麼!
崔千尋與聞機密,知道許多事情,尋思道:“主母太平公主好在沒嫁她的表哥薛紹,否則……”
神都的天空似乎血腥氣濃厚,但崔千尋心思如西域廣闊,心忖就讓他們鬼打鬼,我們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