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什麼猶豫呢?武則天強自按捺下顫抖的語調,儘可能地平靜道:“就依駙馬的《征伐後突厥汗國疏》,准奏!”
“兒臣一定不負聖恩,太后殿下,您就等著兒臣的好訊息吧!”韋晞大聲地道。
“好,好!”武則天欣慰地道。
接著武則天開始給各位大臣分派任務,指示他們全力配合韋晞出兵,人財物樣樣做好。
眾大臣自然是熱情高漲,紛紛拍著胸口答應下來。
用別的大將有顧慮,駙馬韋晞,可是牛人,他的勝算很高,大夥兒跟著坐轎,有功勞分潤,自然鼎力支援。
韋晞是強人,大家又看到了什麼是強人,武則天著上官婉兒寫《征伐後突厥蠻夷檄》的詔書,詔用於大政令,用於最重要的聖旨,那是要公開誦讀頒佈四方,詔告天下,非同小可,寫得好,傳世之作也。
諸臣們心中嘀咕,這麼重要的詔書讓一個女官去寫?還是打仗的詔書,女流之輩懂得什麼打仗。
但見上官婉兒隨坐書案邊,一揮而就。
中書令裴炎立即審查,看後擊案贊好,不易一字!
他讚歎道:“真女中書(令)也!”
以後,人們就把上官婉兒稱呼為“女內史!”(中書令又稱為內史)
然後武則天最後把關,看了又看,同樣舉筆難下,最終擱筆,著皇帝取御璽蓋上,明上諭!
旨意下達、一條條的命令出,大唐的戰爭機器開始轉動。
……
花絮一:或有人說太后,言舉國之力付於駙馬,若萬一事有不諧,國家危矣,請派監軍!
太后卻道:“吾與駙馬,骨肉也,豈有左手監視右手之理。”
終不納,諸軍皆不派朝廷監軍,大將得以自專。
花絮二:伐突厥之事傳開,唐人大感興奮,自上而下均踴躍參與,獨有檢校禮部尚書武承嗣悶悶不樂,召武三思飲酒解悶,不禁沉醉,又哭又笑道:“吾本為兵部侍郎,伐突厥之時,吾必有大功,然而今雖為大宗伯,實則小乞丐,奈何!”
“小乞丐”是韋晞罵他的話,流傳很廣,武承嗣也知道背後人人看他不起,所以鬱悶。
武三思勸解曰:“宜徐徐圖之,今姑母在位,何愁不得建功立業機會!且韋晞敢於我們兄弟們作對,日後自見分曉!”
他狠狠地道,不禁想起自家表妹太平公主,要是能夠*她就好了!
雖然如此,武承嗣長長嘆息,為什麼與韋晞撕破臉皮,不聰明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