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晞躬身道:“臣不敢妄議天機!”
“啊!”以泰山崩於前也色不變的武則天臉色大變,她默默地閉上眼,揮揮手,韋晞告退。
等他走之後,武則天坐在寶座上呆!
“晞兒所豎三根指頭,難道說九郎只有三年的命?還是其它?”
……
有了朝廷的批文,韋晞才可以明正言順的調動更多的人手,而不是調動荊東靈那樣子打個擦邊球。
大將王孝傑聽聞有仗打,哪還不大喜道:“韋大將軍最關照我的了!”
又有楊成喜、範無傷、辛承嗣、史萬、世鐸諸將齊集,加上姜諮和婁師德,由是諸將齊備。
這些將軍們才明白為什麼自吐蕃回來後,韋晞給他們每個人都找來了游泳教練要他們在長安金明池或者洛水上學會游泳。
韋晞沒說什麼,好在他們都認真學了,也學會了,最差的史萬也可以用狗爬式劃上百米!
那是多麼的難,成年人學習游泳!
小子狡詐啊,要是不學會就無法登船,他就透過這樣的手段來分辯誰聽話誰不聽話!
確實沒有一個拉下的,韋晞心中也不無慶幸,都是自己的朋友!
韋晞於長安面聖,荊東靈在登州大閱諸府軍,計有登州、萊州、沂州、海州、滄州、青州等府軍,透過長跑、游泳、會操的比試後等得出一萬軍士。
將有了,兵也有了,再有徵召來的工匠:銀匠、泥工、石匠、老農等等,在當時,技術工都在工部、戶部那裡掛著號,不是一般人想動就可動的。
戶部尚書郭待舉與韋晞好得同穿一條褲,而韋晞又是工部尚書,如此民眾才可以順利調遣。
物資源源不斷地運上船去,大唐的戰爭機器高轉動。
一切都是那麼的急,說啟航就啟航了。
若不是早早有備,也無法在二月二龍抬頭時啟碇揚帆出海!
趁還是冬天,冬季季風從大6吹向大海,利用這最後的時間之窗出航,否則一旦到了夏天,季風則從海洋吹向大6,就成逆風之勢走不了。
“祭海!”
在登州碼頭上,擺上了大紅綢帶繫著的豬頭、雞、鯉魚、大饅頭等,人們焚香化紙,點起火堆放爆竹,朝著大海行叩拜禮。
祭祀海神,燒化文書,俗稱“行文書”,通知海龍王我們要出海了!
將杯中酒和盤中肉、大饅頭拋入大海,稱為醮遊魂,求出海時龍王勿怒,水鬼勿找。
……
一套流程下來,個個肅然,人人恭敬,韋晞也不例外,求的是個心安!
時人迷信,韋晞也不想逆天。
大家輕快地登船,舷梯回收,船老大高呼道:“啟錨!”
史萬大笑道:“出!殺光燒光搶光光!”
一條條船離開泊地,奔上了當強盜的萬里征程,頓時,碼頭邊上沸騰起來,掌聲、鼓聲雷動,爆竹齊鳴,歡呼聲響徹雲霄,成千上萬的人歡送他們勝利遠航,等著他們搶劫滿載歸來!
難道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