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莊敬之攻大將軍的關鍵了。”崔千尋敏銳地道。
“必須讓它不起作用!”他尋思道。
“不能使用非法手段,現在風頭火勢,甚至連張生也不可以動他。”崔千尋敏銳地想到這一點,他真的要使用非法手段,還是有不少力量可以動用,京兆韋家肯定不會坐視不理韋晞若成造反派,則韋家必受損害、公主府的人手還有軍隊的力量,但他一個都不能動用。
因為,有人在等著他們犯更大的錯誤!
崔千尋感覺到有一股力量在張開著一個巨大的網,從張生開始,利用莊敬之,他們兩個人不但不能死,還要讓他們好好地活著。
因此他禮節性地拜會侍御史狄仁傑時,說出他的憂愁來。
狄仁傑絕非普通人,早已經安排了人手去保護這兩個人!
“不僅是為了案件,我也不希望韋大將軍的聲譽有所損失!”狄仁傑光明磊落地道。
“狄公亦不信大將軍會造扳?”崔千尋訝道。
“他兵力已疲,將士們歸心如箭,且糧草不繼,一如三國時的鐘會滅蜀的情形,豈能造反!”狄仁傑曬道。
“狄公有此想法,我也就放心了!”崔千尋欣慰地道。
狄仁傑搖頭道:“我也不是在幫你,我是站在國家的立場上,一個無反意、有功的大將軍怎麼也不應受牢獄之災。”
他警告道:”你得抓緊,韋大將軍的詩作在莊御史手裡,對他很不利啊!“
“我曉得!”崔千尋點頭道。
……
民間反莊敬之的勢力龐大,但莊敬之的力量也在增強。
更多的御史加入了彈劾韋晞的行列中,和莊敬之跪一起的御史增加了六人,號稱倒韋七御史,他們團結,相互鼓勵,讓朝廷頭痛不已。
明眼人根本不信韋晞會造反,可御史不管你三七二十一,用他們的話來說:“外人管我們御史是瘋狗,逮誰咬誰是瘋狗本色!”
咬下一個大將軍,當可名聲大噪,我輩御史不枉此生!
……
武則天再次召開廷對,商量妥善處理這樁事務,說來說去,難以繞得過七律賀唐軍渡過怒江。
如果不就此詩作出應有的反應,那到時更多的人作反詩,朝廷管還是不管?!
此時,戶部尚書郭待舉求見。
馬上所有的人都精神起來,因為大家收到風聲,其實第二次廷對是應郭尚書的要求而召開的,應該這位尚書大人想到了解決之道吧。
早解決好哇,聽聽他來說什麼。
“臣在兵部尚書時,即識得韋晞,那時他還是個毛頭小子,卻已經異於常人,不同凡俗,所以,我就對他另眼相待。”
“果然,他脫穎而出,自新都山一戰後,一不可收拾,打新羅、下西域,往大非川巡遊、第二次大非川會戰更成就他的美名,接著入藏,勢如破竹,年方二十五歲官拜大將軍,以實打實的功績登位,試問在座各位,二十歲的時候,大家在做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