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病中,竟然叫家人準備酒席,與郭侍舉共飲慶祝。
“你就別喝了,等駙馬凱旋而歸,再與他喝個痛快!”郭待舉勸道。
“駙馬戰功赫赫,我大唐幸有此良將!當浮一大白也!來來來!”袁公瑜不聽勸地道。
“你現在生病呢!”郭待舉再勸道。
“那就先喝了,再治病!”袁公瑜看上去真的高興了。
“你啊你!”郭待舉不再勸了,與他對幹起來。
……
等郭待舉喝回到家中,派去公主府打探訊息的人早已經回來,報告主人道:“阿郞主人,公主府家令說了,謝謝郭尚書的關心,公主此舉,乃是玄清道長所教,且經過請旨,不必擔心!”
“噢!”郭待舉不由詫異,想不到小小的一個示意牌,背後站了一位神秘莫測的道長和兩聖至尊!
他不知曉此事的來由,實質是太平公主想給她與韋晞未出生的孩子祈福,但這孩子的父親正在對外族大動干戈,殺人放火,血腥遍地,想來得不到什麼福氣。
太平公主在京城各大寺廟和道觀佈施三萬貫錢祈福,再花上十萬貫錢去做好事!例如給受災的地區匿名寄錢救災,修路等等,當中登州獨得好處,給投了五萬貫去改善市政建設。
這點她受了駙馬的影響,給神佛不如給生人。
但這還是不夠,畢竟她財力有限,包括三十萬的國債購買和現在的十三萬貫,導致她的銀根緊張,難以支撐。
她問起京城大德之士,無一不是要她繼續投錢去做法事,以化解仇怨,否則難說將來孩子的禍福。
如若不做,莫謂言之不預也!
想想後,她派人去了老君觀,為是否可以聯絡玄清,問他有什麼更好的辦法為駙馬的孩子祈福呢?
她知道,玄清是駙馬的兄弟,只有玄清才會堅定地站在駙馬這邊,對她不打誑語。
很幸運地,不在老君觀的玄清派人通知太平公主:解決之道是在洛陽南市設立一大唐滅亡吐蕃進軍示意圖,畫出駙馬的進軍過程,寫下日期和戰果,讓天下人知曉。
如此大唐民眾高興,從而抵消來自吐蕃的怨氣!
無論玄清此策是否有理得當,反正太平公主是病急亂投醫,派人做好了這大幅示意圖,在家令提醒下,進宮請求在南市擺設。
見著天后,太平公主雙膝下跪求母,差點沒痛哭出聲給勸住沒哭出來。
事涉小皇孫的安危,天后非常重視,她思忖再三後,準了!
為此,她還力擋了不知道多少份的彈章!
這樣的事情做出來,在封建社會可是大忌諱!
才有了南市的這幅大型示意圖,展示了大唐軍隊的進軍路線,與捷報同步更新,讓大唐子民們與各處胡商知曉大唐軍隊雄風,而韋晞之名,也從示意圖豎起的那一刻,聲名遠揚!
示意圖是有效的:是年冬十二月,太平公主產下一子,母子均安!
高宗皇帝極為高興,下旨擴建老君觀,同時大赦東都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