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諸位大臣推薦,有李謹行他的地位比起韋晞還要高、韋晞、薛仁貴、裴行儉和臣等五人!”武承嗣連忙回答。
“你也在其中,武承嗣!人貴有自知之明,陣上你殺過多少人?”天后冷靜地問他道。
“這,臣汗顏!”武承嗣硬著頭皮道.
“既然知道汗顏,那你就不要有非分之想,以免誤軍誤已。”天后吩咐他道。
“臣遵旨!”武承嗣低頭應道,暗歎無奈啊。
雖然她任用私人,但天后的可怕之處在於她永遠清楚派什麼人去什麼位置,知人善任,擁護她的大臣們因此信服她。
“上得軍陣,就要殺人,殺人多也不代表去到的職務合適,但不在軍陣上殺過多少人,不可為主帥。”天后稍稍解釋道。
“天后聖明!”同中書門下三品的李義琰出班,先拍拍天后馬屁,旋即向著一旁的薛元拱手問道:“薛相公,敢問你支援誰呢?”
“薛仁貴!”薛元斬釘截鐵地道,亦出班再向天后舉薦道:“仁貴三箭定天山、破鐵勒九姓;新城救援戰力挽狂瀾;金山之戰,僅以本部兵馬擊潰敵十萬;扶余川斬殺萬餘,高句麗聞其名無不投降。雖則在第一次大非川之戰敗北,然忠於國事,非戰之罪也!”
非戰之罪:第一次大非川會戰,正所謂是打老仗的軍頭都有感覺,薛仁貴嘆息說:“今年是庚午年,降婁星當值,不應該到西方打伏,當年魏國鄧艾因此死在蜀國,我知道此戰必敗!”明知有敗無勝,仁貴卻依舊前行,只論為國盡忠。
“薛相公說得甚是有禮,臣附議!”李義琰向天後鞠身道。
他赤膊上陣,搶得先機,別說天后愕然,諸臣也是一片吃驚的樣兒。
因為兩相少有意見統一的時候,要是兩相經常意見統一,夥同顛弄,操縱朝綱,那還得了!
真要是如此,這樣的事多了,朝廷必得換上一個不統一的宰相。
團結一致的大臣團伙,肯定拆散,否則還有帝后說話的地方?
&n的!”
“草!”
……
如果有人會讀心術,當可聽得一片咒罵之聲,那是給搶了盤中乳酪的大臣們的罵聲。
在朝廷術語中,這個叫做“淹了”,兩相勢大,同時出手,口水猛烈,將朝堂給淹沒!
有他們說,沒別人置喙之處。
什麼叫做“同中書門下三品?”他們可是宰相,禮絕百僚,天皇天后都得給他們面子。
不再有人說話,說了也沒用,就算天后想反對,但與兩個宰相當眾硬頂的話,得考慮一下後果,易造成朝廷風波。
且薛仁貴簡在帝心,他對天皇李治有救命之恩,易得李治同意。當年李治呆皇宮裡,天降大雨,山洪暴,大水衝至玄武門可見還是落後,守衛將士都逃了,只有薛仁貴向皇宮大呼示警,李治得以躲過,不久大水就淹沒了他的寢宮!
如此,天后頜,攻打吐蕃統帥,似乎是板上釘釘,定為薛仁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