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將熟粉也來磨磨,磨細成粉,放入瓦罐裡,此為甲號水泥。(非專業獻,不詳講)
……
整個流程並不簡單,單說制球,球不宜大,方法起初為人工制球,將配合好的生料,加入適當的水和成泥,用手弄成球,可想而知,效率低佔用人力多,若以石灰為原料時,會把人手燒壞。
因此使用馮小寶傳授的種木製成球機,主要部分是原料箱、小桶子,轉用小勺和成球筒,用腳踏板傳動,有點機械化的味道。
……
巨大的立窯燃燒,黑煙直衝上天,那刻,馮小寶的目光深遠!
製出來的水泥。。。嗯,原料的含量根本沒個準,這樣出來的水泥只堪使用而已。
馮小寶用立窯生產出來的水泥鋪設中軸線大道,讓通湟縣百姓深感震驚,如此堅硬的石頭路!
加上鐵架,這樣的石頭水泥路極是堅固。。。
有了水泥,怎麼少得了紅磚和青磚呢,實心的粘土磚,把粘土加水(太乾時)和加煤渣(太粘時)攬拌均勻,製成磚坯陰乾。
再人工排窯,把磚坯子排好,上封頂,人工燒,當燒到成熟時從上往下用水冷卻,靠水蒸氣生成青磚,而紅磚則是乾燒到底不加水。
有了磚和水泥,加上涼州運來的鋼筋,馮小寶開始修建他的勃列日涅夫式大樓。
以條走廊為軸,走廊兩側是單門獨戶的套間(些外尚大樓則是側有套間,另側可用於巷戰。走廓狹窄,每個套間有獨立的廚衛,帶有陽臺。
其實並不美觀,但建築材料缺乏,優先解決有無的問題。
馮小寶覺得不好看,但其他人不是這麼認為的,楊成獻和程伯喜對他的敬佩日增,而胡族則將他當成神來看待。
所有不能的神,在短短的時間裡就讓通湟縣矗立起座座高大堅固的建築,每棟樓都是五層以上,有如座座龐然大物,讓人心生敬畏。
古代建築不容易,為什麼都是木頭結構,磚難燒製、石頭難取,關鍵是沒有水泥!
馮小寶給通湟縣軍民的感覺實在太神奇了,好象天人般,能夠給他們帶來完全想象不到的東西。
但說壹號水泥,現在普遍使用在鄉村小道和建築上,成本不高,非常容易煉製。
甲號水泥更不用說了,沒有它就沒有那幢幢怪物似的建築物。
水泥、混凝土和鋼筋結構加入大唐的科技樹裡,從此地基奠定。
同時成立了建築工程公司和建築研究院,為套人馬兩個牌子,開始了對建築行業欣欣向榮的研究和開,視馮小寶為祖師爺。
不過馮小寶沒什麼機會享受人們對他的歡呼,他已經帶領他的人馬,開始了長途武裝巡遊。
馮小寶確定他的人生角色:主職業是殺人放火,副職業是建築師。
毀滅切,然後重建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