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雖長在,此景卻難再!
將此歌重新演繹,在另一個時空裡鑄就新的輝煌吧。
他為什麼哭呢,為什麼這麼感觸呢,楊成獻私底下有個驚人的結論:“他應該是在另一個地方見到過,唱這歌時,有一支威武強大的軍隊在行進……”
“可是天底下就我們大唐軍隊最強大了……”程伯喜迷惑不解地問。
“不,還有另外一支軍隊!”楊成獻右手大拇指往上頂頂。
“天!天哪!”程伯喜震驚了!
不久後,就傳出了馮小寶乃天上星宿下凡的傳言!
不管別人信不信,至少是他身邊的兄弟們和本軍都信了。
除了這大唐軍魂之歌,馮小寶有精忠報國少不了,就是那“狼煙起,江山西望,龍起卷,馬長嘶、劍氣如霜!……”原歌詞為北望,改為西望:指西域、西南的吐蕃,大唐戰事主要聚焦於此
此曲琅琅上口,揚溢了極大的精忠報國思想,軍人極喜歡唱,上官也非常喜歡聽到軍人們唱這歌。
隨著馮小寶軍事集團的南征北戰,此曲唱遍整個大唐,最後,大唐所有的軍隊都會唱了。
另有其它的軍歌,都是馮小寶作詞但他從不承認,形象鮮明,旋律流暢,音調堅實,節拍規整,集中表現了大唐帝隊豪邁雄壯的軍威,具有一往無前的戰鬥風格和摧枯拉朽的強大力量。
馮小寶集團正式組建軍樂團,有五十多人之多,其中有二十人是主鼓手,負責檑大鼓,其餘的人口唱軍歌,使用樂器在軍前演奏,以激勵士氣,奮勇殺敵!
馮小寶給軍樂團的第一個政治任務就是必須能夠演奏秦王破陣樂,這是對現任皇帝的老子太宗皇帝歌功頌德的歌曲,容不得半點馬虎。
演奏秦王破陣樂時,大鼓震天響、傳聲上百里,氣勢雄渾,感天動地,端的是氣勢群。
它是中華民族鼎盛時期的象徵,演奏時極大鼓舞人手。
除了大型的演奏,馮小寶啟用了“快板”說唱藝術,快板由兩片竹板做成,邊敲邊唱,靈活多樣,豐富多彩,極快極易引動軍人情緒,提升士氣。
其藝術表現形式有的聽著有起伏,有變化;有的則是由慢漸快,激昂慷慨,越唱越有勁,引起聽眾的強烈共鳴
這是馮小寶回到洛陽後,在千金公主府裡提議,即斬兩片竹板來敲,千金公主親自為十多小調寫譜,由府樂演奏,之後,將敲得最好的府樂總管李清寰送給了馮小寶,著他軍前效力。
馮小寶不過是提議,大唐的聲樂極度達,即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一下子快板樂譜豐富起來。
至此,大唐樂器譜裡又多了一樣:快板!
例如來那麼一段快板:
看那吐蕃人;啪啪啪
騎馬入我境;啪啪啪
殺害我百姓;啪啪啪
搶光百姓財;啪啪啪
試問我的刀;啪啪啪
答應不答應!啪啪啪下面的軍士們肯定應道:“不答應!”
竹板敲起來,邊敲邊唱,鏗鏘有力,提神鼓勁,一個對吐蕃人的聲討和反擊的鼓舞即告完成,多簡單哪!
再有:軍隊向前進,生產長一寸,增強紀律性,戰鬥無不勝!
就那麼兩塊竹板敲出來!
軍隊比較喜歡用它,因為它實在太方便了,易帶且用起來有效果,創作要求也不高,只要順口溜就成,軍士們閒暇時編演大量快板作品也有些比較低下的快板作品讓長官們大皺眉頭,不過往往都假裝不知,鼓舞士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除了快板,還有號管軍樂也漸漸成形,,軍隊裡往往擊鼓進軍、鳴金鑼收兵,但兩樣東西都有點笨重,因為馮小寶說了“小號”的原理,自有人幫助實現。
軍號有它的實用性:結構簡單,方便攜帶,音嘹亮、傳得也遠。
類似軍號的還有管系樂器,如笛、簫等。
軍樂隊漸漸成形,在軍隊中佔據重要的一席之地,它是一種精神亢奮劑,使得馮小寶麾下將士計程車氣往往比起普通軍隊的高上三成之多,殺起敵人來充滿激情,幹起活來時忘記疲勞,充滿幹勁。
反正馮小寶的軍隊前進、進攻時和宿營時都是非常的熱鬧,音樂氣氛濃烈,激士氣高漲,讓友軍驚奇,敵軍惶恐,造成就他們勝利的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