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瑞其實沒有想到自己中秋節竟然會有這樣的安排。
中秋節對於博士生來說並沒有什麼格外特殊的意義,若不是有這樣一個令人心動的邀約,周明瑞恐怕會待在實驗室裡看文獻,做實驗,然後最多在晚上增加一個和父母、哥哥和妹妹影片的行程。
周明瑞的社交範圍說大,可以很大。
在當前的學術領域內,他的朋友不乏學術大咖、行業先鋒,在各種頂尖的學術會議裡總少不了他的身影。
但說小,也可以很小。
在私人社交方面,周明瑞平日裡經常往來的朋友,本科舍友兼行業大牛夏風、孟奇、樓成都各自有各自的家屬。中秋佳節恐怕都分不出心思來陪他這個“孤家寡人”。
同領域的博四學長黃濤,倒是邀請過他參加留學生的中秋晚宴。
但是周明瑞拒絕了黃濤的邀請。因為他大概知道這位英文名叫做羅塞爾的學長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然後,他的私人交際圈,就要算到這位在學生社團裡認識的學弟蘇遠寧了。
雖然是在學生社團裡面認識的學弟,但是他意外地和這位學弟有很多相似的愛好。很多時候想要聯機打主機遊戲,周明瑞都會叫上他。想要去學校周圍探店吃東西,也會叫上這個學弟。
所以,收到蘇遠寧的資訊時,周明瑞既意外又心動。
蘇遠寧的提議真的提到了他的心坎兒裡。在過去的幾年求學時光裡,他確實也沒有透過這樣的方式好好看過貝城。
“嗨。小周學長。下午好。”蘇遠寧站在校門口和周明瑞打招呼。
今天的他穿著卡其色的工裝風長褲和白色的T恤,外搭淺駝色條紋休閒襯衫。黑色的口罩和鴨舌帽,可謂是在兼顧了美觀的同時也把防曬做到了極致。
周明瑞低頭看了下表,15:55。
蘇遠寧和他都選擇距離約定時間早到了五分鐘。
“遠寧,下午好。”周明瑞心照不宣地微笑頷首,問道,“我們現在出發嗎?”
中秋出行的攻略是蘇遠寧做的。
但是說是攻略,其實也沒有什麼“攻略”。
按照計劃,他們在下午太陽稍微沒有那麼曬的時候出發,然後騎著共享單車,沿著貝城的地鐵線路一路向北。
到達二環之外後,再乘坐地鐵返回北山附近用晚餐。
吃完晚飯,再夜爬北山公園,去山頂上賞月。
周明瑞對於這樣的安排非常滿意。
既避開了人山人海的商場和景區,又能夠有機會讓他好好看看這座生活了多年的城市。
他們學校門口的這條地鐵線是貝城最古老的兩條線路之一,因此也串起了貝城的許多地標和城市的記憶。
大劇院、人民廣場……
蘇遠寧和他只有一開始在掃碼開單車的時候說了幾句話,後面便是他們兩人騎著單車在貝城的大街小巷裡面騎行。
看著貝城的民眾,貝城的生活,在他們的身旁一一掠過。
蘇遠寧顯然有著一個很好的作為旅行者和記錄者的習慣。
他熟練地導航,仔細地記錄。遇見了美麗的風景,還會停下車來將那一幕、那一秒、那一刻記錄在手機裡。
周明瑞倒是懶得拿出手機,但偶爾的休憩和駐留也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那些蘇遠寧覺得美麗的景色,他也同樣覺得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