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七日,鬥耆國的第一次全國‘識者’資格考試開始了,來自全國的近兩千名學生從各縣鄉匯聚到都城縣,參加人類歷史上的首次考試。
考試地點是城西的都城學堂,學堂佔地面積很大,屋舍也多,足以容下這麼多人同時考試。
聶傷卻不想把學生分散到各個屋子裡去,命令將所有考生都集中在一起考試。
這樣做的目的,一是突出公平。要讓大家都看清楚,每個人都處在相同的環境裡,沒有人通風作弊。
二是壯聲勢。他要讓所有人都認識到自己對教育的重視,讓參與考試之人感受到集體的力量和莫大的榮耀,激發國民的學習熱情。
禮部得了聶傷的命令,立刻聯合工部對考場進行改造。
他們只用了一天一夜的時間,就在院內搭建了幾溜遮陽棚,又借來全縣的案几供學生使用,總算能讓兩千考生同時考試了。
考試在日出時開始,緊張的考生生怕誤了時間,大半夜就在學堂門口等著。眾人都是同學,這麼多人聚在一起,都興奮的睡不著覺,呼朋喚友,互相結交,高談闊論,整整吵鬧了半個晚上。
聶傷也極其重視此次考試,晚上就住在學堂裡,雞鳴時便起來視察準備情況。
考場裡,葦蓆、案几、飲水,筆墨簡牘都已備好,監考教習和侍奴各居其位,幾位主、副考官正圍坐一圈,進行最後一次考題核對。
主考官是禮部中官鬥耆季咸,副考官有兩位,分別是都城縣學堂堂主女秧和祭所主祭大史。
他們三個和這裡監考的三十幾位教習,都已經透過了聶傷親自主持的考試,早就拿到了‘識者’身份。
之前因為急缺教習,聶傷便從學生中選出一些學神、學霸組建了高階班,給這些優秀人才加大授課量,長時間補課。希望他們能儘早出師,為自己分擔一些壓力。
這幾批學生表現非常好,絕大多數都能跟上學習進度,很快就成為了合格的教習,走上了光榮的教師崗位。
教習們的考試都是單獨進行的,哪個感覺自己水平夠了,就可以來找聶傷進行測試,透過之後,就是‘識者’了。
大部分高階班的學生都把考試當成了一種競爭,爭相比試誰先透過。取到識者身份之後,他們就算畢業了,得服從分配,都被派去各處學校當教習。
還有一些死皮賴臉之人,不願意參加工作,就想一輩子當學生,遲遲不找聶傷進行考試。比如那三個考官和祭所一幫巫師。
對於這種人,聶傷強行抓來讓他們考試。
有些人就是不想畢業,故意裝傻充愣,考的一塌糊塗。
這種弄虛作假的行為激怒了聶傷,斥之為不為家國效力的‘學混’。並放出話去,不能透過考試者,逐出學堂,永不得再考!
在祭出大棒的同時,他又扔出了一根胡蘿蔔:學業優異者,可以不用畢業,長期跟隨自己學習。不過名額有限,能者得之!
眾學混聽到此訊息,既愁悶又興奮。
興奮的是,終於可以安心研究學問而不被趕出去教那些資質低劣的蠢學生了。
愁的原因也很簡單,高階班裡都是頂尖人才,沒有一個吃素的,特別是賴著不畢業學混們,一個比一個變`態。
競爭壓力實在太大了,誰也沒有必勝的信心,就連大史這個學神也愁的睡不著覺,擔心自己人老記憶力不好,被其他年輕人幹翻了。
正式考試之後,高階班的學生全部獲得了識者身份,都被趕去當教習了。只有大史、女秧、季咸和其後兩屆的三位學神成功保留了學混特權。
總之,監考的考官和教習們都是識者,水平遠比今天來參考的學生水平高的多,考試內容也是他們按照聶傷的意思一起制定的。
今日的考試是鬥耆國的大事,不止禮部、工部之人在場,負責維持治安的兵部、刑部主官也都在。吏部中官也來考場視察考生,滿心期望的要從其中挑到好官員。
考場內的氣氛壓抑又熱烈,聶傷見眾人都在忙碌,沒有過去打擾。
他從木棚邊繞到大門口,聽到外面人聲鼎沸,不禁皺眉道:“這幫傢伙吵了大半夜,明知要考試了,為何不好好休息?”
想到學生們沒有經驗,過度興奮也可以理解,就是擔心他們考砸了,會影響國家教育的形象,打擊國民的學習積極性。
“禮部為什麼不提醒他們考前要好好休息呢?唉,禮部肯定也是沒有經驗。”
他心裡嘆氣,上到牆邊的木樓二層,從窗戶觀察牆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