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大才,竟然都是聶侯教出來的,怎麼和聶侯一點都不像呢?”
肥員瞅瞅兩個孤高內向的教習,又瞅瞅大聲笑談的聶傷,很是奇怪。
相對教習們清高傲慢的文人氣質,他們的啟蒙老師聶傷卻是一身混不吝的狠辣勁。既咄咄逼人,又隨和友善,讓人感到又敬又畏。
學生們的高傲,是對世界有了更多認知後產生的自信。而聶傷作為後世人的三觀,卻是他們很難學到的,所以才造成師生氣質不一。
兩個學生都是第一次出遠門的小年輕,他們身上都揹負著家族復興的重任,希望能從英國大撈一筆回國,心情又沉重又興奮。
二人原本還能保持矜持,等到一開船,一下繃不住了,都跪在船頭哭了起來,淚流滿面的向聶傷和眾人告別。
“侯主,尊師。學生……嗚嗚,我們,走了!嗚嗚嗚。”
“放心去吧,熬過三年,就有人替換你們回家。”
聶傷也感覺有些傷感,對二人揮手大叫。
“二位大人,我們英國很富的,不是蠻夷之國。相信我,你們到了那裡,生活會比鬥耆國好十倍。”
肥員和幾個侍從站在兩個教習身邊,一邊警惕的看著他們,一邊不停的安慰著。
這二人可是他好不容易才請來的寶貝疙瘩,掌握神文的智者,一定要保護好了。若是有個三長兩短,他肥員只能跳水自盡來贖罪。
……
船遠行越遠,最終消失在茫茫鉅野澤中。聶傷撥出一口氣,打起精神,立刻回到城中,接待另外一夥人。
這夥人的來頭可不小,他們是剛剛坐著英國船隻趕到鬥耆國的王室貴人的使者!
若是商帝的使者,聶傷肯定不敢怠慢,但這些人卻是代表某個貴人的私人使者,還是暗中行事的。所以他才在送走了船隊之後才來會見他們。
交談了一番之後,聶傷才知道,這夥人是商帝嫡長子啟派來的使者,也是為神文而來的。
“啟現在是商國國尹,主管一國國政,他明明可以直接派人來下令,為什麼要偷偷摸摸的派使者來呢?”
聶傷很是疑惑,給幾個傢伙送上重禮,再詢問一番,得到答案之後,不禁啞然失笑。
原來啟和兄弟中衍,國中高等貴族以及巫祝是一派的。他們為了對抗共同的敵人——商帝幼子子受,團結在了一起。
可是當得知鬥耆國有神文降世時,這個派別迅速發生了分裂。
鬥耆國周邊的方國大都在商國邊境地區,常年和蠻夷野人作戰,權力較為集中,國主能壓制住神權力量。所以才能擺脫巫祝干擾,得以全民學文。
而在商國的核心地區,王室貴族眾多,權力分散,巫祝的影響力極大,神權勢力一直都和王權不相上下。
而在此時,老商帝常年臥病,權力被眾臣子瓜分,更無法抑制神權力量。這使得巫祝們的權力急速膨脹,成為了朝堂上最強的一股勢力。
解讀巫文是巫祝們最重要的權力之一,他們絕難容忍外人搶走這項權力。
一得到神文的訊息,他們就立刻提出,凡人不準學習神文。要求啟以國尹的身份發令,命鬥耆國立刻停止教授凡人神文,並命令神農眷者聶傷親自到殷邑來教授巫祝們神文。
眾貴人當然不願意了,雙方矛盾爆發,讓作為一派首領的長子啟很是為難,貴人和巫祝兩方他都不敢得罪。
啟猶豫難決,巫祝們見他遲遲不能做決斷,便逼上門來,態度異常惡劣的要求他立刻派人去鬥耆國。
啟外表寬厚,其實是個執拗之人。他被巫祝徹底激怒了,加之本來就反感巫祝獨吞神文的行為,於是斷然和對方決裂了。
他與貴人們暗中商議了一番後,決定避開巫祝的耳目,先一步將聶傷帶到殷邑,在國民面前公開講授神文。
待把生米煮成熟飯之後,巫祝再想獨吞神文,就要面對所有國民的憤怒了。剝奪了神權勢力的文字解釋權之後,就可以給他們沉重一擊。
於是啟便在暗地裡派出私人使臣急速趕往鬥耆國召聶傷,過了幾日後,才派出正式的使者隊伍在路上慢悠悠的晃。
(春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