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耆侯城外東南角,荒廢數月的比鬥場被修葺一新,久未灑過鮮血的沙場看臺上,再次人滿為患。
新君時代的第一次比鬥就要開始了!
在這個娛樂極度匱乏的時代,令人熱血沸騰的沙場比鬥,是所有人都喜愛的一項活動。
鬥耆國國民之前都已經成了比斗的狂熱粉絲,可惜自聶傷上臺後,就沒再舉辦過。
本以為自己再也看不到這種激動人心的比鬥活動了,誰想鬥奴出身的國主聶傷突然態度大變,重開了比鬥賽事。
國民們皆大喜過望,對這位新君的好感度持續攀升。
此時正值冬天農閒時,活計不甚多,便都穿上新衣,拖家帶口湧到沙場來觀看。甚至連遠在汶北的移民也早幾天就趕回國內,只為參加這次盛大賽事。
鬥耆國現在的人口比以前翻了一倍,國民們參與熱情高漲,觀眾的數量翻了兩番,足有三四千人之多。
雖然官府事先預料到了這種情況,將看臺規模擴大了一倍,但也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來。再加上外國來賓,看臺上只能坐下一半人,剩下之人都擠在外圍伸長脖子觀看。
日上三竿,比鬥還未開始,聶傷夫婦坐在新改建的豪華看臺上,和一眾外國貴人觥籌交錯,笑談指點。
前來參加比斗的貴人,除了任國世子椎之外,還有另外五個國家紈絝。
其中一個熟人是彭國貴人居江,他乃小候的損友,被小候誘導著喜歡上了比鬥之戲。
另外三國貴人,一個是南方敖來國的世子敖丙,一個是大澤西面的微國世子屈,還有一個則是萊夷貴族沮。
這些人都是性格冷血的貴人性子,不想多管閒事,對小候的死和聶傷繼位不以為意。他們此來只為尋歡作樂,與聶傷相談甚歡,對鬥耆國的比鬥盛況歎為觀止。
卻說鬥奴和比鬥之事,在商國早已有之,各方國,眾貴族都有讓奴隸互相搏殺取樂、博取彩頭的類似活動,可謂司空見慣。
但是真正將鬥奴規模擴大化,並把鉅額賭搏融入其中,變成正式比鬥模式的,卻是鬥耆國小候的創舉。
可以說,鬥耆國就是比斗的發源地!
自從鬥耆國成功舉辦了兩屆比鬥之後,此項賽事便聲名遠揚,很快就在各方國傳播開來,獲得了貴族們的一致喜愛。
眾多的貴族紈絝們總算找到了一項新穎刺激的娛樂方式,豢養鬥奴之風一時大盛,各處的比鬥活動也如雨後春筍般在商國各地冒了出來。
雖然賽事很多,但是在喜愛比斗的貴人眼中,只有鬥耆國舉辦的比鬥,才是真正有水平的比鬥,其他方國辦的,都是不正規的、有貓膩的野路子。
可惜,自鬥耆國換了一個鬥奴國主上來之後,就中斷了這項激動人心的賽事,讓各國貴人深以為憾。
當日宿城之中,聶傷邀請任椎來比鬥,任椎大喜,回去之後就將這個重大好訊息告知了自己的玩友們。周邊方國玩比斗的貴人們聽了,都興奮不已,紛紛表示要赴鬥耆國參賽。
想要來鬥耆國參賽的貴人太多,不可能全部都去,任椎也覺得不太好辦,命人帶來口信,和聶傷商議。
聶傷考慮了一番,便宣佈要舉辦一次名叫‘搏擊之王比鬥錦標賽’的賽事。只有最強的五隻鬥奴隊伍才能來本國參賽,最後奪取競標者,將獲得搏擊之王稱號!
這一次訊息傳播的時間短,傳播範圍不是廣,只有任椎和一眾玩友知道。他們都很熟,互相間也比鬥過好幾次,對彼處的實力都大概清楚。
眾紈絝商議了幾次,又比過幾場後,最後推出實力最強的來鬥耆國參賽,便是任、彭、微、敖來和萊夷這五家。
因為比鬥規模太大,比賽便預排了三天,每天的賽程安排也不太緊,所以要等早上天氣轉熱時才開始。
鬥奴們正在各自的草棚裡熱身,貴賓臺上的各國貴人們有酒有肉,坐著厚厚的軟墊,也不著急,興高采烈的聊著天。
他們都是愛玩的年輕人,又有共同的愛好,就比鬥和訓練之事聊的十分投緣。
聶傷重啟比斗的目的不在輸贏,對這種殘忍的賽事興趣缺缺,但為了獲取資訊,他也打起精神,和眾紈絝交好交流。
“椎,宿國回軍後,你家那候婦沒有刁難你吧?”他端著酒爵問任椎。
“怎麼可能沒有刁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