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覺中已過十年,小土已經老了,終究應了那句話,跟著我穿越到這個年代,結果孤老終身,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歷代歷朝文賢聖人無不想長生不老的,都最後仍歸於一捧黃土,更何況小狗的壽命。
小土已經是高壽的了,只是阿彩哭得恨不得要陪著殉葬。
燕王親自抱著小土放入一個金絲楠木小棺,並陪以用最奢華的波斯狗毯、草莓狗屋、專用雲紋陶碗還有小土最喜歡的白玉骨頭玩具。
燕王府給這個莫名的從二十一世紀穿越來的小泰迪犬小土舉辦了一個隆重的葬禮。
府內的幾個孩子也都是小土陪著長大的,因為小土的離去,他們不吃不喝了好幾天,特別是世子高熾尤為悲憤,說“孃親,為什麼小土不能象我們人一樣長壽呢?”
他胖胖的圓臉上紅彤彤的,充滿了憂憤。
我撫摸著他的臉安慰他,世子生性仁孝,卻總有些嬰兒肥,每見他行走還需二個內侍扶持,我就心如刀絞。
燕王朱棣甚為不喜,一次道“你這樣能騎馬嗎?不料他推開兩個內侍,硬是攀騎上馬,我見了不禁好笑。
“你倒象你母親有股子韌勁。”朱棣也不禁笑道。
他回頭對我道,“你的兒子你不用擔心。”
一下說到我的心坎。
二子卻機靈好動,親王府後苑內的大樹都被他攀高了,還經常捉個知了嚇唬侍女,再經常躲在內廚裡將各種肉食偷出去和三子還有宮中跟身火者在後花園內燒烤,一次差點發起大火,朱棣倒不以為忤。
三子頑劣不羈,小小年紀就騎馬出宮惹禍,經常被我命人捆實了打,打得血肉模糊再關押三天不準吃喝,哪知道阿彩總是偷著再送去好吃的,又是心疼又是憐惜,等他再出來時反而還胖了些。
等再一鬆綁哼唧兩天又不見了,過兩天又帶個北平街頭流行的女式小釵或小零吃嘴兩手捧回來給我和那慣縱他的阿彩姑姑,真叫我愛也不是,恨也不是。
不久後,慈高皇后馬氏馬皇后薨,我為這位象極了我後世的媽媽守孝三年,每日為她薦福頌經,淡衣粗食,以佛禮紀念。
她天性是一位慈善之人,每每誦出她的遺言,便彷彿她還在人世,僅僅揹著她的話語,我就能彷彿又感受到她那溫暖的眼神真的如親生母親一般的疼愛。
後來父母也相繼西去,父親因病去逝後,明太祖甚至停朝臨喪,悲慟不已。追封父親為中山王,諡武寧,贈三世皆王爵。並賜葬鐘山之陰,御製神道碑文。同時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位皆第一。其墓碑也是明朝諸功臣中最大的,碑文亦由明太祖朱元璋親撰。此碑奇特之處,乃是碑文中竟然有標點,堪為罕見。
明太祖
朱元璋曾評價父親魏國公徐達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
雖他們與我實際上也只是半世父母子女情緣,但他們所給予的親情卻仍讓我感到痛徹心腑,幾乎心力交瘁,陷入悲傷長期不能自已。
洪武大帝漸漸已身老力衰,他有意讓太子朱標“日臨群臣,聽斷諸司啟事,以練習國政”。
遂令今後一切政事並啟太子處分,然後奏聞。並告誡說:“我所以要你每日和群臣見面,聽斷和批閱各衙門報告,學習辦事,要記住幾個原則:一是仁,能仁才不會失於疏暴一是明,能明才不會惑於奸佞一是勤,只有勤勤懇懇,才不會溺於安逸一是斷,有決斷,便不致牽於文法。我從作皇帝以來,從沒偷過懶,一切事務,惟恐處理得有毫髮不當,有負上天付託。天不亮就起床,到半夜才得安息,這是你天天看見的。你能夠學我,照著辦,才能保得住天下。”
從此,朱標開始學習並協助其父處理日常政務。
然而,他每每希望實行“寬通平易之政”,但終多因與太祖意趣不合而難行其道,作為儲君,他的任務只能是學習和協助,最終的權柄無疑都操之於太祖之手。
後又爆發出的韓國公李善長因十餘年前的胡惟庸黨案而獲罪,明太祖謂李善長系元勳國戚,卻知逆謀不舉,狐疑觀望,心懷兩端,大逆不道,連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餘人一律處死。
李善長謀亂案,牽邊涉罪達三萬餘人,不僅是王公貴族大批捲入其中,西安秦王的鄧妃因其鄧氏孃家的大哥鄧鎮與李善長家庭聯姻,李善長被定為大逆罪誅殺後,鄧鎮也被牽連其中被誅,最終誅連鄧氏因“善妒”之名被明太祖朱元璋賜死。
李善長案連太子也被捲入其中,因太子太師宋濂的長孫宋慎涉案其中,明太祖朱元璋欲誅太子太師宋濂,太子為他求情,太祖竟怒言:“等你當了皇帝再赦免他吧!”
其中的雷霆怒意使太子朱標在情急之下,跳入皇宮內的金水橋下欲自盡,後被撈起,明太祖一面心疼,一面痛斥太子的心軟仁慈,最後改為將太子太師宋濂全家流放四川茂州,宋濂在流放途中病死。
自那次之後太子也病重,朱元璋親自守候太子病榻前,太子很長時間才得以恢復。
正如明太祖朱元璋自己所擔憂的“太子過於孱弱”因為太子的仁慈,為給太子掃清政治道路,他開始苦心經營,血洗異臣,為慈仁的太子拔荊斬棘。
可依我私下所見,太子朱標雖溫厚仁慈,但實際上並不是沒有主見和原則的逆來順受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