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最後一句話令我不禁心暖,破涕而笑。
這時更有絲絲如金線的陽光照射進來,殿外院內的花香隨輕風飄進來。
一個紅衣太監在殿外輕聲道“啟稟皇后娘娘,聖上已移駕謹身殿批改奏章,傳旨詔見徐姑娘。”
我連忙站起,馬皇后捉住我的手一路將我送出殿外。院內春風輕揚,緋色花瓣紛紛飄灑。
我低頭匆匆跟著隨侍明太祖朱元璋的紅衣小太監一路繞廊迂殿,出了順儀門,。
跟著走過寬闊而空曠的外宮場地,隨著低頭急走的紅衣太監拾階而上,上了高大巍峨的謹身殿。
紅衣太監一聲通報,裡面應了一聲,我們才小心翼翼地走進殿門,一進殿內,寬闊而敞亮的大殿威嚴肅穆,殿中牆壁、棟樑與柱子皆飾以金龍雲繞,令人心生敬畏。
殿內靜悄悄的,幾縷暖煦的曉風兒絲絲縷縷的吹進來,明黃色的龍幡輕輕飄起。
我不禁偷眼觀望,只見殿堂中央的高臺上端正安著一張金漆盤龍大御座。御座後兩惻各垂下一幅黃綾幔幛,幔幛兩側各豎著一柄龍鳳五明扇。
寶座赤金九龍盤繞,金玉璀璨,正端坐著的一頭戴盤龍含珠金線嵌繡冠、身著玉蟒黃袍的五十開外的人,正在一寬大的玉案前批改奏章,一年長深紅衣太監正在靜靜案旁磨墨侍筆。
看來早朝剛下,這難道就是大明朝開國君王明太祖,歷史上的殺人不眨眼的暴君朱元璋?
我正迅速瞟望了一眼時,黃袍威儀之人已聽見聲音,已然抬起頭,立起。
只見他身軀雄偉,一張紫膛臉,天庭飽滿,地角方圓,毫無歷史書上那馬臉畫像的醜陋,不僅不醜,甚至還頗有英氣,尤其是那細長雙眸精光閃閃,氣勢迫人,予人深沉厲害的感覺,只是鬚髮白多黑少,才顯出他的年齡。
我趕緊跪下,口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沒想到他竟已親身走下龍案,步履矯健,高視闊步,幾步走到我的跟前,親自雙手扶起我,道“孩子,快快平身。聽說烏思藏叛亂你捨身救了棣兒,一路又跟隨棣兒吃了不少苦。也是你和我的棣兒有天作之緣,更沒想到你竟然還是魏國公早年戰亂中遺失的玉兒!”
我連忙低頭叩首道“陛下,其實是燕王爺先救了小女,如果沒有燕王爺路遇相救,念小女孤苦無依,遂收留於小女,小女現在恐怕還在鄉野間流浪,不知生死,更不用說能與父母相聚,這都是燕王爺的恩情。”
明太祖聽完,仰頭哈哈大笑,他一手輕輕撫住我的胳膊,拉了我起來,道“你和朱棣兒天生的緣分,也是我們皇家的福份呀。”
我不知道該怎樣應答古代至高無上的皇上的過謙,只好紅著臉道“陛下過譽了。”
沒想到,他細細端詳了我一番,不禁長
嘆出一口氣道“孩子,細看還是依稀有你小時的模樣,這讓朕想起小時你父親將你背縛於背上浴血沙場,實屬艱辛啊,你和我的棣兒一樣也是在刀光箭雨里長大的孩子呀,果然這長大了竟是如麼英姿颯颯,和我的棣兒一樣天生有股英氣!”
他的聲音響如洪鐘,在殿堂的空間震盪迴響著。
我不敢說什麼。
他又是一笑,伸手牽著我的手,拉著我陪他朝白玉龍案走去。
他又道“孩子,剛才在朝上正好接到你父親從北平發來的戰事捷報,朕甚是欣慰。你父總是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財寶從無所取,中正無疵,昭明乎日月,唯有你父大將軍一人而已。孩子,你父乃我布衣兄弟啊。我們同生死,共患難,生死與共,朕所幸有你父這樣的好兄弟!而朕也更沒有想到,魏國公竟還為朕生了個這麼好的兒媳。”
他緩緩邊走邊道,那年長深紅衣太監悄悄躬身退後侍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