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傑的第二遍還沒有開始說,村民就已經衝出門,穿上衣服,戴上工具,前往果園。
而那些家裡沒有果園的村民也沒有閒著,他們早已和人約定好,按照摘梨的重量給與相應的提成報酬。
一時間,全村人都往山上走,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村裡一下子變的空空蕩蕩,不見一個人影。
徐傑在廣播完後,又拿起手機,給鄰村的幾個村長打去電話,示意他們可以摘梨。
下午三點,一連三輛貨車開進梨樹村。
王科從第一輛車的副駕駛跳下來,徐傑看見後立刻走了過去,緊緊握住對方的手。
“王經理,辛苦了,還勞煩你親自跑一趟。”
“這麼大的事,我能參與進來,這是我的榮幸。”王科聽見後笑著說道,公益助農,助力鄉村發展,這對他們順風快遞來說,又何嘗不是一個宣傳的大好機會呢?
想把市場做大,不能只顧著經濟效益,還要注重社會效益,只有社會認可了你這個公司你這個品牌,市場才能夠做大。
“王經理,村裡沒有倉庫,這些紙箱只能暫時放在你的車裡,不過你放心,晚上我就讓村民把紙箱搬走。”徐傑不好意思的說道。
“徐導,我有一個辦法。”王科想了想說道:“既然村裡沒有倉庫,我看不如這樣,你們把梨裝好之後,我直接派車運到市內我們公司的倉庫存放,然後根據週五當晚的下單情況,在那邊列印快遞單,直接從市內發貨,你看怎麼樣?”
“好啊!”徐傑眼睛一亮。
以前村民在摘完梨之後,都會直接用車運收購站賣掉,家裡沒有可以儲藏大量脆梨的倉庫,他正在為裝箱後的水果的存放問題而發愁,王科的辦法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
晚上,第一批脆梨從山上摘下來,徐傑現場發放紙箱,村民拿回家裝箱,然後送到村委會進行稱重和品質檢查,在透過之後,就可以進行封箱,最後裝上快遞站的貨車,由村裡的會計記錄每家多少箱梨。
天很快就黑了,然而村民的採摘熱情卻沒有減弱,戴上探照燈,拿上手電筒,忙碌在果園裡,遠遠看去,山上星星點點,非常好看。
村委會也在外面支起了燈,把院子照的透亮。
與此同時,以梨樹村為中心,再加上附近幾個村子,此次摘梨,有數千人參與,到處都是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
王科沒有走,他在得知村民準備通宵在山上摘梨之後,立刻給公司打電話,又調來五輛貨車,同時還向附近的幾個村子派去了貨車。
很快,第一輛貨車就裝滿了,載著兩千箱脆梨離開梨樹村。
然後是第二輛、第三輛……
只用了一個晚上,梨樹村加上週邊的幾個村子就用光了兩萬個箱子,二十萬斤的脆梨被運到順風快遞位於寧州的倉庫,等到發往全國各地。
在忙碌中,週五終於來到!
……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