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一時間看傻了。
如果說前四場是正常表演,那麼最後一場簡直就是鬧劇。
這到底是真的,還是為了炒作?
如果是前者,大家感嘆節目的尺度,可如果是後者,演的也太真了吧?丁婭維不僅不應該被淘汰,還應該獲得個最佳女主角獎。
100分鐘的節目終於結束,可是人們對節目的討論卻沒有停止,特別是丁婭維的表現,以及與評委發生的衝突,都成為了熱門的話題。
“沒想到丁婭維竟然是這樣的一個人,虧我喜歡她六年,粉轉黑。”
“又是失誤,又要重拍,還頂撞評委,不淘汰她淘汰誰?”
“你是在演戲,不是在唱歌,三位評委哪個沒資格點評你?真是沒有自知之明。”
“表情誇張,言語做作,就算沒有失誤,沒有重拍,她也是五位競演藝人當中表現最差的那一個。”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換做我是評委,也會淘汰丁婭維。”
甚至還有網友專門做了一個調查,標題是:《跨界演員》第二期節目,如果你是評委,你會選擇淘汰誰。
下面分別是五位競演者的名字。
網友們紛紛參與投票活動,投票顯示,從一開始,丁婭維的票數就遙遙領先,其他藝人雖然也有,但跟丁婭維相比,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這樣的結果自然也引起了丁婭維粉絲們的不滿,他們紛紛替偶像解釋,並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節目的身上,怨節目,怨導演,怨評委。
“你們懂不懂,綜藝節目都是假的,丁婭維頂撞評委是為了節目效果,是節目組在炒熱度。”
“我們家婭維為了節目做出了犧牲,簡直太偉大了。”
“你們不知道情況就不要亂說,你們知道我們家婭維平時有多努力嗎,就算感冒了也會堅持排練,就算指甲劈了也要繼續練舞。”
“支援丁婭維,從今天開始,再也不看《跨界演員》了,說到做到,否則就讓我再也看不到丁婭維的演唱會。”
而節目的粉絲,以及其他四位藝人的粉絲在看到丁婭維的粉絲的評論之後,也都紛紛站了出來。
“不看就不看,誰逼你們看了。”
“淘汰就是淘汰,別找理由,跟我家哥哥相比,丁婭維演的就是垃圾,淘汰她就對了,評委做的對。”
“這是競演比賽,不是錄MV,還重拍一遍,走錯片場了吧?”
“……”
多方粉絲參與到爭論當中,而且隨著參與人數的增加,評論也越來越激烈,最後甚至演變成了罵戰,節目組的官方微博,丁婭維的微博,還有貼吧等地,都淪為了戰場,這也讓節目的熱度一直高居不下。
而節目的熱度,也轉變成了流量,就拿與《跨界演員》合作的影片網站來說,第二期的播放量不斷的增加。
有的人是因為有事錯過了首播所以來補看,有的人是看了一遍覺得不過癮所以來二刷,還有的人是專門註冊會員來發表評論的,這也間接的提升了網站的會員數量。
第二天,節目收視率出爐。
3.523。
比首播的收視率還要高。
一般來說,不管是綜藝節目,還是電視劇,首播的收視率通常都會很高,然後開始下滑,固定在某個收視率上下,在大結局時再次出現收視高峰。
而像《跨界演員》第三季這樣第二期比第一期收視率還要高的情況,卻是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罕見。
特別是丁婭維頂撞評委的那段時間,收視率甚至超過了4.5,如果能夠一直那麼爭吵下去,破5都不是問題。
這樣的結果不僅把陸宏高興壞了,同時也把冠名商高興壞了。
因為每次出現第二期節目的圖片,都有冠名商的名字,甚至就連粉絲罵戰,都少不了截張圖,證明自家藝人的演技好壞。
這5.5億,花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