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也知道徐傑這麼說,是想讓大家放鬆下來,同時還能增加一些應對突發狀況的經驗,於是看著面前這些年輕人說道:“行,那我就跟你們說說,這麼多年,還真出現過許多狀況。”
周圍人一聽,立刻來了興趣。
如果是好事,大家的興趣可能並不大,但是要論糗事,誰都願意聽。
徐傑看向一旁,衝著其他小品演員也招了招手,示意大家全都過來聽,以此來緩解大家緊張的情緒。
而劉吉安老師的開講,也勾起了其他一些老師的回憶,於是講著講著,其他老師也參與了進來,休息室內頓時響起陣陣的笑聲。
此時的華視綜合頻道,正在播出大型除夕特別節目《又一年》。
這個節目已經連續播出了二十多年,是春晚的一個預熱節目。
它的內容除了以傳統民俗為核心,對全國各地的春節活動進行報道之外,還會對春晚的現場進行實時的直播,讓觀眾對接下來的春晚更加的期待。
“觀眾朋友們,我現在就在華夏電視臺一號演播大廳的後臺,語言類節目每年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現在就請大家跟隨我的鏡頭,看看今年的春晚語言類節目都會有那些明星,他們現在又在幹什麼……”
華視著名的主持人楊怡,此刻化身記者,為電視機前的觀眾探班春晚後臺,解密春晚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事。
“前面就是語言類節目的演員休息室了,我們現在能夠看到,劉娟老師和周程程在走廊裡,她們手中拿著小品劇本,應該是在對臺詞,我們不要打擾她們,先去休息室看看還有誰……”
楊怡伸手敲了敲門。
“噹噹噹!”
咔!
房門開啟,露出一張人臉。
“姜歌?”楊怡眼睛一亮,隨後自我介紹道:“我是除夕特別節目《又一年》的記者楊怡,替觀眾來看一下今年的語言類節目的演員陣容,不知道方便不方便?”
姜歌知道眼前這位記者是誰,當然也知道《又一年》這個節目,所以立刻讓開路,微笑著說道:“方便方便,快請進。”
“謝謝!”楊怡一邊往屋子裡面走,一邊朝著攝像機的鏡頭說道:“大家注意,千萬不要眨眼呦。”
進入休息室。
只見二十多人圍在一起,有小品演員,有相聲演員,有影視演員,還有歌手,大家全都聚在一塊兒,很顯然不是在排練節目。
“姜歌,大家都在幹什麼?”楊怡小聲的問道,生怕打擾到大家。
“幾位老師正在給我們講述他們參加春晚時發生的一些趣事。”姜歌如實說道。
“是嗎?”楊怡衝著鏡頭一甩頭,“來,咱們也去聽聽。”
說完走了過去。
鏡頭跟著移動,穿過人群,對準最裡面的幾位春晚老將。
“要說最令我難忘的,肯定是13年那次,剛一上場我就懵了,因為道具沒帶,而且還是一個很重要的道具,當時我的大腦裡面一片空白,後來藉著搭檔的掩護,趕緊回去取道具,等到演完之後,我的後背全是汗,最裡面那層衣服已經溼透了……”
“說起道具,我也吃過一次虧,但我不是沒拿道具,而是當時太專注,一不小心用力過度,道具壞了,我那個心,當時都快跳到嗓子眼兒裡了,觀眾還以為我是故意的呢……”
“你們這都不算什麼,記的09年,我跟老於合作,當時因為前面的節目超出了時間,我們臨時接到通知,必須將節目壓縮一分半,一分半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你們知道這裡面有多少臺詞多少包袱嗎,當時我們連溝通的時間都沒有,只能硬頭皮上,臺詞說的就跟連珠炮似的……”
楊怡一邊聽一邊笑,還不忘對鏡頭說道:“大家都聽見了嗎?這些可都是從來沒有公開過的內容?”
接著,她輕輕地拍了拍一位演員,然後指了指鏡頭,輕聲問道:“潘老師,我可以問你幾個問題嗎?”
“你請問。”潘富強轉過身說道。
“是這樣的,現在距離春晚播出只剩下不到五個小時了,往年這個時候來採訪,大家都在緊張的對臺詞,而今年我看大家好像都很輕鬆,這是為什麼呢?”楊怡好奇的問道。
剛才在外面看到對臺詞的劉娟和周程程,那才應該是大家的正常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