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導演組提供劇本本身就很少見,現在竟然還拿出三個劇本讓演員自己去選,這種事從來就沒有發生過。
“江導,你是想讓大家按照原來的組合去更換劇本,還是給大家重新編排組合?”一位小品演員問道。
“可是這樣做,豈不等於把我們所有的節目都拆散?其他節目還怎麼演?”又一位小品演員提出心中的疑惑。
“是啊,而且大家排練了這麼長時間,現在臨時換劇本,而且還要換搭檔,是不是太冒風險了呢?”
江源月聽見後大聲說道:“所以,我只準備從你們五個節目當中,挑選三個節目的演員來演這三個劇本中的角色,希望大家能夠把握住機會。”
“啊?”
眾人聽後又是一愣。
還能這麼做?
“我先把劇本發給大家。”江源月一邊說,一邊把剛才影印好的劇本分發給各個節目的演員。
她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激發各位演員的積極性,讓演員主動要求更換劇本。
如果是她主動找到各個節目小組,搞的好像她對各位很不滿意似的。
這是她第二次擔任春晚語言類節目的負責人,明年後年說不定還會是她,所以在保證作品的同時,也要搞好與各位老師的關係才行。
很快,眾人相繼看完劇本。
緊接著大家以節目小組為單位,開始商量著剛才看過的劇本
“我覺得《禍從口出》這個故事挺有意思的,要不然咱們改換這個劇本?”
“可是咱們有三個人,故事裡面有四個人,少一個怎麼辦?”
“那還不簡單,再找一個唄。”
“其實二號故事也不錯,而且正好是三個人。”
“年齡不行。”
“我想演三號劇本中的那個騙子,你們呢?”
“還是二號劇本的包袱比較多。”
“……”
江源月看到議論熱烈的眾人,臉上不由的露出了一絲笑容。
她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不是她逼大家換劇本,而是大家爭著想換劇本。
畢竟,演員遇到了喜歡的劇本和喜歡的角色,在表演的時候也會格外的用心。
過了幾分鐘。
“不知道大家想的怎麼樣了?”江源月問道。
“江導,我們演《禍從口出》這個本子。”一位小品演員大聲的說道。
“不行,我們也要演《禍從口出》,你們的年齡不合適,還是換一個本子吧。”一位六十多歲的男演員說道。
“你們都選《禍從口出》那個本子吧,我們選《社群警事》。”一個四十出頭的男演員說道。
“《社群警事》有八個演員,你們才五個,少三個。”
“這還不簡單,你們誰願意,可以來我們這個節目小組,小劉,你要不要過來。”
“老陳,挖人都挖上門了是不是?我和小劉已經決定演《共同家園》這個本子了。”
“…….”
休息室內瞬間炸開了鍋。
二十幾位演員從爭搶劇本到爭搶角色,一個個爭的是面紅耳赤。
站在一旁的徐傑看的津津有味兒。
要知道,這些人都是小品演員,而且嘴皮子一個比一個厲害,現在所有人一起吵起來,這場面比他寫的劇本還有意思。
旁邊幾個小品的演員見到此景,好奇的借了一個劇本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