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衝大為驚訝,作為六部尚書之一,他自然知道朝廷的安置方式,而楊集所說這些,除了田地、宅基之外,十萬石糧食、每戶一貫錢則完全是他自己掏,如果按市價買最便宜的糙米,那也是一斗三十錢,十萬石就是三萬貫,再加上承諾的每戶一貫安家費,也就是說楊集自己就捐助了十多萬貫,這可是罕見的大手筆啊。
韋衝心中異常感動,肅然拱手:“衛王請放寬心,我一定將此事辦得妥妥當當。”
“有勞韋尚書了!”
“衛王客氣了,此乃份內之事。”韋衝沉吟半晌,又說道:“衛王,我今天一早便在這邊忙碌,沒有參與早朝。據說朝廷未來將要陸續遷移五十萬戶去涼州,不知此事是否真實?”
“確有此事。”楊集點頭道:“朝廷將來會從人口密集的地方選取五十萬戶,陸陸續續遷往涼州;另外還要修一條貫穿關中、庭州的直道,加強朝廷對伊州、瓜州、庭州實質上的掌控,同時也是加強與西域諸國的溝通。”
“多謝衛王告知!”韋衝沉吟半晌,說道:“其實關隴就是大隋人口最密集的地方,而且許多失地百姓生存無計。若是衛王等得起,我可奏明聖人,讓地方官將這些百姓收攏起來,然後和這些災民一起前起涼州,免得多次興師動眾。衛王以為如何?”
“好是好!”楊集皺眉道:“我是等得起,但是天氣未必等得起,若是時間拖久了,災民們就等在路上過冬了。這可不是好事。”
“這卻無妨。”韋衝笑著說道:“可以讓各州自行統計,然後各地官員接力,送去會州、涼州。”
“只要不耽擱時間就行。”楊集應了下來,朝廷已令沿途各州縣接力,將移民當作頭等大事來辦,這也無疑導其他事情無法處理,若是一步到位那是再好不過了,只是他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要是緊急之間湊滿十萬戶就相當了不起了。
韋衝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沉吟道:“有些失地百姓這可寄人籬下,也不願遠走他鄉,估計沒有多少人願意舉家去涼州,衛王也不要抱太多期望,我只能說盡力而為。”
“沒關係,有多少算多少,你把去庭州的好處層層宣傳即可。”
說到這,楊集見一名王府親兵策馬奔走,似乎有什麼事要稟報,於是對韋衝道:“我就不去安置點了,韋尚書去忙吧,如果有什麼幫助配合之處,儘管派人去王府找我。”
“喏!”韋衝行一禮便告辭而去。
待韋衝帶隊走遠,楊集向親衛詢問:“何事?”
親衛拱手作答:“稟殿下,突厥使臣史蜀胡悉登門拜訪。”
“史蜀胡悉?”楊集微微一怔,此人奉啟民可汗之命前來朝拜楊堅,除了拜會楊堅之外,還到處遊說王公大臣,目的便是為了那近十萬成為俘虜的“牧民”。
今天應該是聽到自己是釋放俘虜的最大反對者,所以聽到訊息以後,便直接針對性的登門“燒香”。
楊集隨口問道:“就他一人嗎?”
親衛答道:“還有吏部侍郎裴矩作陪。”
“我明白了,回府吧!”楊集點了點頭,裴矩除了吏部侍郎之外,還兼任突厥副使,與突厥大使長孫晟全權負責大隋王朝和突厥的關係,如今長孫晟傷勢未愈,朝廷便由裴矩接待史蜀胡悉。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