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官。”
孟聚轉過身來,卻見曹敏站在門口,他身後站著一個拘謹的少年。少年穿著雜役的青色衣裳,個子不高,神情有點慌張,不過眉目倒還開朗。
“曹領銜,如何?”
“孟長官,這個小夥子是室裡給您選的雜役。您看看合適不?如果不合適,我們再換人。”
孟聚打量著少年,微笑問:“小夥子多大了?叫什麼名字?”
“報告孟長官,我叫王九,今年十六歲了。”
“哦?老家是哪人啊?”
“我是靖安本地人,剛剛被陵署錄用過來做雜役的。曹長官安排我給您做勤務,我一定好好幹活,讓孟長官您滿意。”
少年的口齒清晰,說話也算有條理,雖然還有點拘謹不敢看人,但他眼神清澈,眉目端莊,看上去倒還老實。
孟聚點頭:“曹領銜,就讓小王試試吧。”
“行,只要孟長官您滿意就好,小王的家裡我們問過了,都是本分人,應該沒啥問題——小王,你就好好聽孟長官差遣吧。孟長官年少能幹,前途無量,能跟著他是你難得的福分,多少人搶都搶不來呢,你要好好珍惜!幹好了,你家裡也跟著沾光。”
王九拼命點頭,誠懇地說:“是,我一定好好幹活,絕不偷懶!如果我偷懶,孟長官和曹長官儘管用軍棍打我好了。”
孟聚和曹敏都笑了,孟聚笑道:“沒那麼嚴重——曹領銜,辛苦你了。”
“哪裡,這是卑職本分的事。沒什麼事的話,卑職先告退了。以後孟長官要找我,讓小九過來叫我一聲就好,我就在院子的那頭。”
曹敏退下了,剩下一個王九侷促地站在那。
孟聚問了他幾句,家裡人都是幹什麼的,爸媽還好嗎,有多少兄弟姐妹之類,王九細細作答,這才稍微放鬆了些。
少年其實是曹敏的鄰居。在少年和父母的眼裡,曹長官每天威風凜凜地挎著腰刀進進出出,整天大著嗓門說話,街上的混混見到他都怕,甚至連衙門的公人都不敢招惹他。平時街坊鄰里有些什麼紛爭,只要他一到,說出話來沒有人敢不服氣的,曹長官是幾條街都聞名的大人物,自己能當上這個雜役,還是爹媽去給曹長官家哀求了好久還使了銀子的結果。
曹長官已經是這麼厲害的人物了,王九怎麼也想不到,這個年青英俊的孟長官,看樣子比起曹長官來更了不起,連曹長官都要對他恭恭敬敬的。這個孟長官,說話和氣,人也斯斯文文的,長得英俊又儒雅,若讓街坊那些大姑娘小媳婦們看了,還不饞得她們流口水啊。
王九胡思亂想著,嘴上卻回答得絲毫不錯,孟聚見他回答清晰,口齒伶俐,很是滿意。
“很好。小九,以後我們相處的時間很多,你不必那麼拘束。現在我這頭沒什麼忙的,你就先出去吧,有事我會叫你的。”
“是,孟長官。”
少年聽話地出去。望著他的背影,孟聚嘆口氣,看著這個聽話的少年,他卻總是想起另一個少年,那個桀驁的、揹負著血海深仇的秦家少爺。
秦玄啊秦玄,茫茫人海,你現在在哪裡了呢?
孟聚在官署裡無所事事坐了一個多時辰侯,沒有公務要處理,也沒有人要他辦什麼事。以前在刑案科時總覺得案子太多太忙,但現在孟聚終於發現,有事可忙也是一種幸福。
他出去在院子裡各個官署巡了一圈,想看看部下們都在幹什麼。他隨便走進哪個官衙裡,總看到部下們很認真地坐在案前看著公文,那些鬍子皺紋一大把的老軍官們神情專注,表情嚴肅,象是忙著世上最重要的事。
孟聚實在好奇,走近去一看,他們看的原來是一份太昌三年的驛報。
曹敏跟在孟聚身後,看到這種情形,他也有些尷尬:“室裡一直沒什麼事幹,我就讓前輩們隨便學習一下舊公文。”
孟聚忍住笑,他可以肯定,只要自己前腳邁出去,後腳部下們就把那些舊公文甩到一邊,然後就是喝茶聊天開溜——不過,自己也是這樣混過來的,眼看這些前輩們鬍子都一大把了,又怎好意思去說他們呢?
“學習舊公文很有意義,溫故而知新嘛。不過,我覺得曹領銜你最好還是找一些關於任免複核制和刑案追索制方面的規章和典籍讓大家溫習一下,熟悉一下業務,將來說不定能用上。”
曹敏詫異地望著孟聚,將來能用上?新長官腦子沒毛病吧?學這種東西——曹敏覺得就跟考慮如何在南朝首都健康城開東陵衛分署一般毫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