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國務 (第1/2頁)

到康定五年初,西北方面也爆發了一些爭端,南面朔方,定難區域的党項人在李氏入京後大多服從朝廷的統治,可一些生活在北面河谷的党項人部落不服從朝廷統治,爆發動亂。

他們各部聯合,湊出兩萬餘人,進攻銀州以北的州縣,殺了六百多人,包括一百多名士兵,洗劫了一個縣。

向訓立即出兵鎮壓,領五千人,包括一個炮兵營,自夏州出發,向西到達銀州,匯合朔方軍一萬人北上。

戰打了半年多,向訓接連於北面河谷擊破黨向人聯軍,大小打七八場,俘斬五千多人,打到康定五年夏,党項人已經喪失了正面作戰的信心,他們不斷派小股遊騎襲擾向訓大軍,可就是不行決戰。

雙方在銀州以北對峙拉鋸,向訓一時半會沒法殲滅他們,可隨著時間推移,後勤補給卻越來越困難,大軍對峙靡耗巨大。

史皇帝知道後,立即要求朔方,定難兩軍鎮周邊州縣調集糧食支援大軍,讓他們繼續與叛軍對峙,不要南撤。

隨後派人八百里加急,做了另外的部署,當今的天下已不是二十年前的天下了,史皇帝準備給那些不知時變,不識時務,不明事理,不懂好歹的人開開眼。

党項叛軍並沒有意識到天下形勢已經變了,定難軍北部黨項人曾經之所以和朝廷對著幹,因為他們遊牧習氣嚴重退路充足,即便不是朝廷軍的對手,可以向北越過陰山進入草原避難。

可他們卻忘了,過去確實可以,他們往北避禍等於進入遼國勢力範圍,南方的政權不敢過深入追擊,以免挑起和遼國的全面戰爭,可現在遼國沒了!

而在東線,秦國勢力也早早越過燕山,他們在戰略上就是被半包圍的,隨著遼國的覆滅,他們根本沒有可以與秦軍周旋的資本和後方。

所以到了次年春天,天氣回暖的三月,戰場就贏來最大轉機。

原本在山後修築新防線的孟玄喆奉命領兵西進,率三萬大軍在當地人嚮導下出雲中,走當初漢軍的路線進入草原,隨後向西橫穿曾經遼國人的勢力範圍,經過一個月左右的行軍直抵陰山附近,自北向南發起進攻。

不服從秦朝的党項諸部男女老幼總數大約十一二萬,能打的青壯兩萬餘人在南方與向訓一萬五千大軍對峙,餘下男女老幼大多在北方陰山附近放牧,以往那就是他們的安全後方。

這次突然遭到從後方而來的攻擊完全就亂了套,直接被一鍋端,秦軍殺敵萬餘,俘獲五萬餘人,牛羊無數。

孟玄喆吸取遊牧民族嚮導的先進經驗,下令凡高過車輪的男丁盡數處死,因為他們帶不了那麼多俘虜,南面還有大戰要打。

隨後大軍南下,突然出現在党項叛軍背後,於三月底戰於黃河東岸,向訓軍也自南面趕到,兩面夾擊,兩萬餘叛軍大敗,數千人被趕進黃河淹死,最後活下來的不足三千人。

此戰之後,向訓與孟玄喆威震河套,當地局勢更加穩定,被俘虜的党項人活下來的被安置與銀州附近繼續生活。

史皇帝得到戰報之後賞賜了向訓與孟玄喆,同時下令河套方向要把蓮花堡修到陰山去,作為那一帶的第一道防線。

........

所有的事都有條不紊的進行,偶爾也出一些小插曲,不過並未影響大局,比如康定六年秋,遼東有人反叛,不過很快被當地秦軍鎮壓,只不過山高路遠,史皇帝也搞不清到底是什麼情況。

當年冬天,原本被趕到草原去的一些党項人殘部生存不下去,向南投降秦朝,還有一些是被北方草原諸部帶著人頭來找秦國邊將領賞。

到當年秋冬之間,又有一位皇子和三位公主將生,史皇帝很高興,各國朝見的使者不敢遲到,紛紛在中秋之前到達大梁祝賀。

西面大理的使者請求繼續通好,史皇帝同意,要求他們送質子入京,大理國也同意了,而且他們非常懂秦國的時局,表示不只會送皇族來作為人質,還會給史皇帝送年輕漂亮的公主。

史皇猶豫了半秒,馬上就同意了,這也是為國家做貢獻了,義不容辭啊。

他的擔心是有原因的,和親並不是件簡單的事,要知道皇后的權力是很大的。

像漢朝那些無論是嫁到南方還是北方或是西域的各種公主,因為是大國嫁過去的,很多都是正妻,她們中不少人都能極大程度甚至完全影響一國的軍政大權,很多時候勝過數萬大軍。

所以親不是亂和的,不過這次史皇帝是為了穩住大理,他當下的主要精力要用在西北和北方。

歷史上趙匡胤玉斧劃大渡河為界,自此大理獨立,很多人都說他太慫,但身處這個時代面對雲南問題誰都得慫,因為唐朝的前車之鑑在前,不得不慎重。

最新小說: 竇氏孤兒 一手醫,一手殺,王妃誓要臨天下! [FF7]薩菲羅斯月亮星 [娛樂圈]一位愛豆 少年白馬醉春風之棠花朵朵 少年白馬醉春風江若清 七零家屬院我懷了糙漢三個崽 世界破破爛爛,幼崽縫縫補補 二嫁古板老男人 全員修羅場!黑化男主都想佔有我 全球檔案 農門相公是錦鯉 小娘子的貓 帝姬兇殘[宋朝] 快穿:這個炮灰有點彪 我不做賢妻 歌劇魅影歷險記 白衣仙君和龍傲天又爭又搶 穿越八零替嫁後我成了軍官心尖寵 重生以後包子的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