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望山跑死馬”,山間的行軍永遠不能看直線距離那麼簡單。
這個道理高彥儔自然懂,他帶著王巒等人,爬上一處草木空曠的小山包。
這時日頭已經到眾人頭頂,光線正是最好的時候,從這裡往東面望去,那邊山口的形勢都看得清清楚楚。
黃花谷西面是大道兩側是坡度比較平緩的谷底,山坡上草木繁盛,依舊一片深綠。
過了秦嶺南北最大的區別就在冬季,南方山川是常青的,即便冬季也是綠色,變化沒那麼大,北方的山就不樣,換季等於換色。
高彥儔看了許久,黃花谷像一個漏斗,不過兩側坡度沒那麼陡峭,山坡上還有稀稀落落的村寨人家,周圍點綴著不少零散而細碎的田地,有零星百姓正忙著秋收。
“節帥,咱們直接殺出去吧。”王巒遙望東面建議道。
高彥儔卻搖搖頭,指著遠處還在田間地頭做活的百姓道:“你看那些百姓。”
眾將士往遠處眺望,看來看去只是普通百姓。
隨後有人不解:“是周軍細作?”
沒人會覺得幾個百姓有什麼了不起的。
高彥儔卻面色凝重:“如今秋收,這些百姓卻在這安然收糧,若是別的軍隊他們會是什麼下場?”
王巒等人想了一下,開口道:“只怕被借了......”
所謂借就是搶,大軍打仗最喜歡秋天就是這個道理,可以沿途搶百姓糧食,特別是唐末天下大亂以來,不搶都不符合軍隊作風,難以適應時代潮流。
“黃花谷早被周軍佔據,百姓卻能安然秋收,至少說明黃花谷附近的周軍紀律嚴明,很得民心,咱們一旦暴露,很有可能被當地百姓告訴周軍......”高彥儔面色凝重的說。
“吃裡扒外的狗東西,他們也是我蜀國子民,安敢如此!某帶人去殺光他們!”旁邊王巒大怒。
“鎮定!”高彥儔呵斥,“那樣更不是暴露了。”
“那.....那要如何?”
“等,等再靠近些,全軍走南側山林,不要走大道,儘量靠近谷口,派幾個精明的斥候出去,搞明白周軍軍營到底在哪。
咱們打奇襲,不能一早就被人發現。”高彥儔嚴肅的說。
他不是沙場庸手,知道他們這樣長途奔襲,繞到敵人側後,處於孤立無援之地,速戰速決是最重要的,如果陷在這,全軍都會很危險。
“全憑節帥吩咐!”眾人得令,開始下去執行了。
......
高彥儔是個很自信的人,他早年就打過漂亮的戰,當年後漢兵入大散關就是被他擊退的。
他對李延圭的部署很信任,也相信自己能力。
所以他寧願把上百士兵丟在山裡等死,不理會將士們的抱怨和不滿,要走艱難的北路,去尋求一個更好的機會。
他相信自己能一擊既中,既然如此,所有的犧牲和付出都將是值得的。
.......
九月初九,重陽日,高彥儔做好了所有的準備。
斥候探查清楚周軍週轉糧食的營地就在黃花谷出去二里地的一處小山坡上,在嘉陵江東岸,有上百帳篷,三十多匹馬,他們要想快速殺入軍營,還需要渡過嘉陵江。
好在此段江面不寬,且中間有個不大不小的彎,水流平緩,有不少衝積出來的沙丘,可以供大軍渡江。
高彥儔便下令士兵在山林中伐木,同藤條紮緊直木,製作了不少木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