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看著眼前三十來歲的張九齡,印象就是成熟穩重,氣度不凡。
“能進翰林,說明你們很優秀。首先恭喜了。不過接下來可不要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
“既然朝廷給你們職位俸祿,這裡也是為官的開始,希望你們能發揮相應的價,前程似錦。”
張九齡認真囑咐,他對於年輕人很樂意提攜,不說這是情分,以後都是人脈。
“是。”李勝二人異口同聲地回覆。
“小蔣,先帶他們熟悉環境,和一些注意事項。”
張九齡很忙,他在完善大唐律法,於是安排了去年進入翰林的蔣濤做引導。
“是。”
蔣濤應下後便帶著李勝二兩人,在翰林院裡走動,同時講著點卯時間等一些注意事項。
他是去年入翰林,有聽聞李勝的才華,也覺得兩人態度很好,所以講得很仔細。
兩人記憶力很好,也就記下來,環境瞭解後,就回到了平時待的辦公地方。
剛去的菜鳥是沒有單人辦公室的,一間屋內有四張辦公桌,桌上是文房四寶。
考慮到新來的,也是準備了水杯,是瓷的。於是李勝想到了玻璃杯,能早日推廣的好;保溫杯,能早日問世的好。
周圍是書架,書架上大多是竹簡,少部分是一些通用紙張,應該是舊書典籍與新的記錄。
意外的是有為數不多公司產出的白紙,想來是送李二的一部分被放到了這裡。
和同事打了招呼後李勝便隨便拿出一本書,一邊翻閱,一邊在鋪開的紙上上書寫。並不是閱讀記錄,而是關於公司發展的記錄與設想。
他現在已經不願在讀書上再浪費太多時間。那些生澀的典籍,難懂的詞彙根本沒必要研究。
他要主張知行合一,要的是務實,也就是理論聯絡實際。
翰林上班第一日,時間很快便到了中午。
李勝沒去翰林院的食堂,直接帶著記錄回到小院,他要把一些比較緊急的事情安排下去。
於是在小院吃飯後稍作休息,便返回翰林院。
沒要緊事的話他是不會曠工的,再說就算上班也不耽誤自己的謀劃。等過半個月時間,就可以去六部實習了。可以在六部職務之餘搞公司的事情,也方便。
這種朝廷工作和公司工作的平衡,是最好的狀態。丟棄其中一種都是得不償失的,再說這樣也是左右逢源、遊刃有餘。
當然,如果不在京城,倘若發配去邊疆,那便要壞事。會拖慢發展程序,影響到公司的崛起。
所以,他需要考慮更多,做更多預案。
防人之心不可無!
翰林學士,在明朝有很多工作,是透過多方位打拼,便成為首輔的清貴之流。而現在的翰林院,更多負責的是詔書的起草。
當晚,李勝進行一套程式後,心裡默唸:“開啟大禮包”
{禮包開啟:翰林服飾一套、《太白劍訣》1本、《六道拳》1本、‘磁場改變器’升級材料1份、寵物狗一隻}
可以,也算是心想事成了,剛缺武技就送來了,也算貼心。
點開‘磁場改變器’升級材料說明:使用後,充入情緒值2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