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太后娘娘賜宴,群臣們都那麼興奮了,誰不想把肚子填飽了再回家?
況且,廊下設宴,也算是南朝的一個風俗了。
在佔地並不算大的大殿廊下小屋裡,各位朝廷大員擠在一起,捧著熱乎乎的飯菜,還有湯羹,一邊用飯,一邊觀察局勢,一邊交流情報,順便再擠兌一下不合群的大臣,絕對是樂事一件。
唯一的遺憾或許在於,如今大殿上的皇帝陛下,無法親臨現場與群臣同樂。
這也是個朝廷上的規矩了,一般皇帝賜宴之後,群臣會在小太監們的帶領下,來到廊下小殿入座,當然了,大臣們來到這裡是為了吃飯的,氣氛自然也會輕鬆的多,沒有朝堂上需要嚴守諸多的規矩。
甚至可以打破官職的限制,相熟的大臣們三五成群的湊在一堆,也沒有人會說三道四。
飯菜端上來,伴著徐徐的熱氣,殿堂之中的氣氛也越來越輕鬆,熱烈。
等到大傢伙解決了肚皮的保障問題之後,過一段時間,皇帝陛下就會繞到廊下,走進小殿和大臣們坐在一起,端起飯碗,君臣同樂。
這也算是促進君臣和諧的一種活動了,一般來講,效果都很不錯。
只要是皇帝陛下腦子正常,有一定的朝堂經驗,這種小活動其實並不難把握,還能在大臣那裡博得一個美名。
但是,現在,賜宴是有了,皇帝陛下卻還在吃奶,無法親臨現場,白白浪費了一次機會,實在是可惜。
要是太后娘娘也能蒞臨就好了!
太后娘娘自己也是這樣想的,可惜啊,現在的朝廷能允許她出現在珠簾後面都已經是很開明瞭,還想和大臣們坐在一起吃飯,簡直是做夢!
這就是女子的悲哀啊!
明明掌管著朝廷,但是,也只是名義上的,這些口口聲聲大晉天下,要為大晉誓死效力的大臣,他們效忠的還是司馬家。
雖然事情都是王貞英在管理,但是,這些大臣也沒有一個是屬於她的。
這就可以拉出唯一的女皇帝武媚娘來對比一下,如果是武媚娘賜宴,那麼現在的廊下該是什麼樣的景象?
必定是陛下武媚娘坐在御座上,目視的下方群臣畢集,他們一邊吃飯,一邊恭頌皇帝陛下聖明。
若是武媚娘心情好,還可以和他們開幾個玩笑,說一說當年和太宗皇帝之間的趣事。
啊!
這種事情,當然只能皇帝陛下自己來說,大臣們若是多嘴,那就是嫌自己的命太長了。
廊下宴很敏感,王貞英宣佈之後,王謐立刻就有了這種預感。
在群臣們異樣的眼神當中,王謐和王珣居然聯袂走出了大殿,看到他們兩個一起,王恭大驚。
這是什麼情況?
他們兩個怎麼和好了?
殷仲堪也從他們身邊走過,表情平靜,似乎對這一切早有察覺。
王謐倒是無所謂,王珣自願靠攏過來,對於他來說也算是好事一件,況且,除了王珣,老朋友也沒有拋棄他。
幾人落座,他便很自然的將王珣介紹給了何氏兄弟。
對於大何,小何來說,王珣還很陌生,以往雖然在城裡也見過幾次,但是,在他們的眼中,王珣是妥妥的高嶺之花。
凡人勿近。
現在能如此近距離的接觸,兩兄弟也是興奮的不行,一下就把王珣的手給拉住了。
這兩個人,能不能行了?
這可是大晉朝,不興握手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