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寧,你剛剛為何那樣說?”
“你真的打算向太后投降?”
在小廝的幫助下,王恭終於翻了個身,面對著郗恢,他從容的揮揮手,笑道:“阿乞,是不是覺得很難以接受?”
“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
“你居然還笑得出來?”
“想不到,完全想不到!”
“當初你不是這樣的,你要是打算投降,為什麼之前不這樣做?那個時候,太后娘娘登門看望的時候,如果你能夠給她個面子,說不定她就可以放了你了。”
“你也不必遭那麼長時間的罪!”
想起當時的情況,郗恢現在還覺得,那個時候的阿寧硬氣的很。
男子漢大丈夫,就該這樣。
結果呢,他現在居然改變主意了,而且,這一改,就是徹底大變樣,這讓誰想得通?
之前都不說先通個氣的。
王恭讓他老實坐下,又讓他消消氣,這才認真說道:“我也承認,這個彎,我也是最近才轉過來的,這之前沒提前和你說清楚,這是我的不對。”
“但是,當時也是情況緊急,若是讓司馬尚之他們成功,那晉境之內就又要大亂了。”
“再怎麼說,我也還是當朝宰輔,並沒有誰撤了我的職,我也是大晉的子民,我做的事,必定要為他們著想,總不能因為我一己之私就害的百姓們再次流離失所,陷入劫難吧。”
“話是這樣說沒錯,可是你之前也不是那麼講究公理大義的人,突然間為何如此?”
“說突然,可也一點不突然,其實,一早我就是這樣的想法,不過是一直都在等一個合適的時機而已。”
見他說的這樣篤定,郗恢便有了些興趣。
“怎麼說?”
王恭湊上前來,細細說道:“你想想看,當時我和太后的關係鬧的那樣僵,殷仲堪也確實是死在我的手上,雖然我自己可以說我沒錯,但是從太后娘娘那邊來說,也必須給朝廷一個交代。”
“能留著我這條命,就是為了日後能放了我,要是當時不處治我,真的放著我不管,那個時候,很多人都不會甘心。”
“老夫的性命才真叫堪憂了。”
郗恢面色一凜,完全沒想到,如此通情達理的話,是從王恭的嘴裡說出來的。
他可是自己的老朋友了,他是什麼脾氣,郗恢清楚的很,絕不會看錯。
以往,他是那樣的不可一世,誰都不放在眼裡,這一次為何如此通情達理?
這是令人疑惑的點。
但是,還不是最令人疑惑的地方。
你王恭既然能想通,當初又為什麼那麼硬頂著?若是當初就想通了,說不定就不必從那牆上跌下來,落個殘疾了。
當初咬緊牙關,死也不肯後退的樣子,並且用這種強硬的面目示人,讓朋友們都認為,他王恭是跳好漢,就算是做錯了事又何妨?
也別想讓老子屈服!
這就是世家子弟的顏面,他們混圈子,靠的就是這個。
世家子弟可以犯錯,甚至可以為非作歹,把皇帝不放在眼裡,那更是尋常不過的事。
他的同儕們呢,不但不會覺得這樣做有任何不對,還會積極鼓勵支援,認為這樣做才符合世家子弟恃才放曠的個性。
這就對了!
最重要的在於,一人做事一人當,我可以作惡,你有膽量就懲治我,沒膽量,那就就只能容忍我為所欲為。
很多世家子弟,他們不是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有錯,也不是不知道正確的做法該是什麼樣的。
他們很多時候是偏偏不這樣做,就是要彰顯自己的與眾不同。
主打一個我命由我不由天,我就是這江左最瀟灑的人,就算是死,我也死的轟轟烈烈,決不悔改。
所以,一開始,王恭選擇誓死也不認錯,不和解,像是郗恢這樣同樣出自大世家的人,是非常理解他的選擇的。
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