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競爭的層面來看,這本來就是一場你死我活的爭鬥,就像是陳歸女之前擔心的,一旦王貞英坐穩了位子,並且,聯合王謐,把這個朝堂控制住的話,她這位小皇帝的生母,也就會變成一個障礙。
事實上,王貞英也確實有這樣的想法,只不過,她比較耐得住性子,按照她的計劃,原本是想等到王謐北伐結束,她正是讓位之後,再借由王謐的手除掉陳歸女的。
但是,後來,事實告訴了她,她的想法實在是過於理想化了。
她想的是,讓局勢平穩過渡之後再動手。
然而,陳歸女這邊的想法卻截然不同,她怎麼可能一直任由王貞英把持著自己的兒子,任由這位冷宮皇后壓自己一頭?
不可能的!
王貞英或許還想一拖了事,可是,偏偏陳歸女是忍不了的,想想看,對於她來說,王謐北伐的這一段時間是難得的視窗期,若是想要獲得更大的利益,只是作為小皇帝的生母出現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把王貞英推下去,自己當太后,今後,就算是朝廷發生什麼變動,她才能夠立於不敗之地。
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如果等到王謐真的成事的那一天,小皇帝也退位了,太后也遷居別宮了,她這個小皇帝的生母還有什麼意義?
還有什麼價值?
當然是要被拋棄的了!
不要看陳歸女對朝堂之事瞭解的並不是很清楚,但是,這點道理她還是很明白的。
王謐都已經走到了攝政王這個階段,以他的年紀,以他的作為,他難道會把這個位子坐十年嗎?
不可能的!
以往強悍驕橫的北方軍團,已經在他帶領的北府兵面前,連連敗退,如今,北方各部族又陷入了紛亂之中,力量不集中,戰鬥力也大幅減弱。
可想而知,這個時候再次興兵的王謐,必定又會有所斬獲,如果北方的部落真的不堪一擊的話,那麼,王謐稱雄的步伐就會更快些。
十年?
開什麼玩笑?
如果按照之前的那種節奏,恐怕是十個月都堅持不下去的!
這樣一來,司馬德宗根本就來不及長大就會被拉下寶座,那麼,她這位小皇帝的生母,存不存在還有什麼意義?
嚴格來講,王貞英的存在也是沒有意義的,但是,這個狡猾的女人,竟然提前就和王謐串通上了。
以她現在對王謐的那份殷勤勁,處處幫助,等到日後王謐成事,也不會對她太壞了。
如果局勢發展順利,說不定,這一位太后娘娘還真的可以全身而退呢!
這是唯一一個可以從容的退出旋渦的機會!
這也是唯一一個可以搶奪權力的機會!
對於陳歸女來說,幹不幹這一票,都屬於是搏一把,若是真的成功了呢,她就大賺特賺。
將來,不管是繼續延續王貞英的策略,與這位強悍的攝政王合作,還是另外選擇其他的合作物件,總之選擇權都是握在她的手裡的。
至於若是失敗了,結局也都是差不多的。她也不會有什麼更大的損失。
現在想來,或許,這個兒子不是她的福氣,反而是她的禍患了。如果沒有生司馬德宗的話,她或許還是那個在後宮裡默默無聞的采女,捱到了日子,或許就會被獲准放出宮去。
到宮外,那生活也不見得就會很差。
然而,有了這個兒子之後,陳歸女的心態就發生了鉅變,在司馬曜還活著的時候,她的這種情緒就已經輪迴過一次了。
那個時候,她自以為有了孩子,並且作為當時後宮裡唯一的一個男孩,她的待遇會跟著水漲船高,不說是皇后王貞英了,至少也能超過張貴人吧。
然而,現實很快就給了她重重一拳,提升待遇當然是有的,司馬曜又不是神經病,兒子他還是要的。
為了讓兒子平安降生,兒子的母親自然也可以受到一些良好的待遇,不過,超過張貴人,那就是痴人說夢了。
根本就是沒有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