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只要能幹事,也就足夠了,朝廷上需要的就是這樣的人。
如果只是德行出眾,而沒有執掌一方天地的能力,就算是兩袖清風也是白搭。
當然了,如果有能力的同時,還能注重一下個人的修養,有良心的話,那自然是更好了。
沒有一個皇帝不歡迎這樣的大臣。
而桓伊就是難得的這樣的人。
能夠在譙郡桓氏這樣有反叛家族史的家庭裡,養成如此淡然的個性,不但沒有和本家疏遠,還贏得了司馬家的信任,這足以說明,桓伊本人的人品過硬,就連挑剔的,有偏見的司馬家都無法置喙。
正當桓伊要弓手道謝之時,王謐居然又開口了。
桓伊:還有優點?
難道,我竟然是如此將美貌和智慧融於一身的男子嗎?
厲害了!
王謐確實還有話說,而桓伊的優點確實也還沒有訴完。
“野王,襄陽大戰之後,你還特別把戰死的將士的鎧甲收集起來,重新修補了,是吧!”
桓伊一驚:“你是怎麼知道的?”
桓伊確實是這樣做了,他只是依著當前的態勢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我還沒有把那些鎧甲進獻上去呢!”
“你做了這樣的大好事,還擔心被人知曉?”
桓伊慚愧道:“我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只是,連年混戰,不管是兵器還是甲冑都十分缺乏,於是,只要是修修補補還能繼續用的,我就會找人收集起來,總不浪費。”
雖然這是一件大好事,但是桓伊卻並沒有驕傲自滿,反而還很慚愧,他這種節約的勁頭只能說明,他本事有限。
你看看人家王稚遠,就從來不用擔心這些事。
他有本事製造各種兵器,還能降這些兵器都用到實處,並且儘量減少己方的損耗。
聽說,幾場大戰下來,除了箭矢的箭頭消耗的比較多,並且無法回收以外,不管是火槍還是甲冑的耗損都非常的少。
比以往打敗仗的時候要強多了。
打勝仗,就是不一樣啊!
不只是自己這邊能夠減少耗損,至於敵軍那邊的武器裝備也是盡數都歸了自己。
於是,桓伊越來越感覺到,雖然王謐不是個打仗很經濟的人,甚至,從他的角度來看,有些鋪張浪費之嫌。
但是,不得不說,有的人打仗,那是越打越窮,而有的人打仗,竟然是越打越富,整個人都闊綽了起來。
儼然一個大財主!
這其中的原因,桓伊也看得出來,他可不是個糊塗人,就比如說那一次他親身參與的襄陽大戰吧,因為仗打的漂亮,大獲全勝,氐秦那邊剩餘的鎧甲兵器,晉軍可是繳獲了不少。
這在以往都是很難見到的場面,畢竟,那個時候的晉軍總是輸多,勝少,於是,打掃戰場這樣的好事,基本上也輪不到他們。
能把自己這邊打掃一下,進行回收再利用都已經算是老天爺眷顧了。
很多時候,甚至都來不及收集裝備就狼狽逃竄了回去,模樣,簡直是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
而現在,自從北府兵揚鞭中原,幾大部落的部隊節節敗退,他們的好東西也漸漸的流入了晉軍的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