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羨之大喜:“那太好了!”
“晚輩這就給老將軍寫封信,讓桓玄速速到都城來。”
“桓玄還沒有啟程嗎?”
這倒是出乎王謐的意料了,他原本以為,像是桓玄這樣耐不住寂寞的人,會第一時間就衝到建康來,甚至比徐羨之還早。
徐羨之做事麻利,說寫就寫,一邊研墨,一邊解釋:“確實還沒有出發。”
“大王有所不知,桓玄如今也算是荊州部的骨幹,大將軍多有倚重,他也確實是年輕有能力,所以,大將軍的意思是,讓晚輩先和大王透露個意思,如果大王願意任用他呢,就讓他到建康城來見見世面,若不然,先留在荊州也可以,畢竟,他還年輕嘛。”
徐羨之這話說的十分老成,彷彿他就比桓玄大一輩人似的。
其實兩個人也就差個兩三歲。
“那就讓他到建康來,這樣的人才,還是放在我的身邊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徐羨之連連點頭,他當然也是同樣的想法,要不然也不會這麼早就響應桓衝的號召,千里迢迢的從荊州到建康城來了。
而王謐也得到了滿意的答案。
桓玄!
差點把這個禍害給忘記了,沒想到,他都已經是一個少年了,那就不應該放過。
這麼一個惹事精,如果放在荊州,那就約等於是養虎為患,就算是他王謐將來做的再好,等到桓衝故去之後,他想搞事也找得出來理由。
對於有的人來說,事情就是如此。
即便是王謐特別有作為,把新的王朝也治理的有模有樣,那也一樣沒用,他們想搞事的心也不能平靜。
而王謐是絕對不允許他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搞事,敗壞他琅琊王的事業的。
這樣的潛在危險,當然還是放在自己的眼皮下面更放心些,當然了,王謐也有一定的信心。
萬一,是說萬一,桓玄這個小子現在還很年輕,雖然野心大,心眼子也比較多,但是,如果來到了琅琊王的麾下,被王謐這麼忽悠一下,就棄惡從善了呢?
這都是說不定的事,況且,年輕人,總還是要給一個機會的,總不能在他還沒有搞事之前就弄死。
那樣也太殘忍了些,不符合他王稚遠一貫的王大善人形象。
於是,桓玄這樣的人物,他是不會從源頭上就掐滅的,倒要卡看看這個少年,究竟是個什麼真面目。
這不是很有意思嗎?
時易世變,現在是他王謐當家,條件也和原來歷史記載有了極大的差別,本來桓玄也沒有那個搞事的土壤了。
那麼就來看看這個無法搞事了的桓玄,到了建康城,可以做些什麼事吧!
與此同時,在徐羨之的熱情期待之下,京口一行人終於抵達了建康城。
這可是京口嫡系,妥妥的自己人。
王謐拉著何無忌,以及百餘名北府兵,浩浩蕩蕩的來到南城門外,列隊迎接。
王謐何無忌在前,身後是曾靖和徐羨之,一左一右陪伴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