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明明有更好的機會擺在面前,他們都沒有任何的行動,忠心耿耿的擁戴司馬家的那些廢物。
而現在,司馬曜才剛死,這個琅琊王氏的嫡系居然就做了攝政王,這是什麼情況?
要變天了?
琅琊王家的人,有這份本事嗎?
雖然很多人已經對王謐的能力有了很深刻的瞭解,但是,當將軍和當皇帝也還是不同的嘛。
他們已經漸漸的做好了準備,就等著看王謐的表現了。
當然了,還有朝廷上的那些大臣的表現。
他們,為什麼還沒有行動?
王恭,王大人呢!
他這樣的當朝宰輔,太后的親哥哥,怎麼可以容許這樣的事情就發生在自己的眼前?
是不是不想混了!
對於王稚遠來說,不管這些地方上的人相不相信,願不願意合作,目前這個階段,只要他們都知道了這個訊息就可以了。
至於今後,只要是他奪取了更多的地盤,從中樞朝廷直接奪取權力,這些人也不過是在地方上嘰歪幾句而已,不會有什麼大動作的。
以往,大晉境內也不是沒亂過,他們做什麼了?
有什麼反應了?
所以,在目前的這個格局之下,王謐對於地方上的秩序還是非常的放心的。
只要是大晉境內幾位手中有兵權的將軍不鬧事,大晉整體上鬧事的可能性就非常的小。
一個是,這個時代的人就有這麼一種特點,倡導無為而治,這種思想,從上層傳遞到了下層,從達官貴人再到販夫走卒,全都有這樣的情感傾向。
他們並不太注重現世的功績,只想安閒度日,只要是朝廷上的那些大佬不去搞事,他們呢,也就不想搞事,沒有動力。
可惜的是,即便如此,大晉自南渡之後也是時常有事,不是這個和朝廷掐,就是那個和朝廷掐。
輪著番的來,誰也不想消停。
這些都是加註在普通百姓身上的苦難,是王謐不想看到的,從他本心來講,當然不願意事情都朝著那種方向發展。
幸好,還有桓老爺子。
目前大晉境內的多支軍隊,不是掌握在王謐的手中就是控制在譙郡桓氏的手裡。
只要桓老爺子能穩得住,建康城這邊,王謐再順利登位,以某種非暴力的手段的話,想來,平穩還是很容易得到的。
也就是說,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桓老爺子的站位相當的重要。
在此之前,他們已經多次通訊,算是把彼此的想法都進行了交換,有了很深層次的瞭解。
但是呢,書信的交談終究還是比較片面,如果老爺子現在身體方便,能夠親自到建康來一趟自然是最好的,只可惜,現在還不是時候。
如果,王謐真的登基為帝,等到那一天,估計桓老爺子會來一趟,不過現在,還是不做這種猜想了,也根本還沒到那個時候。
但是現在,就在王謐的眼前,倒是有一個很好的人選,可以幫助他更多的瞭解桓衝的想法。
正是遠道從荊州趕過來的徐羨之!
不要懷疑徐羨之的進取心,自從來到了建康城,他就慷慨以天下為己任。
何邁還沒走,他就已經主動的接手了很多原本屬於何邁的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