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將朝政和北府兵全都掌握在手中,就是順理成章的了。
而這個挑頭的人,當然不能是王稚遠,就像是黃袍加身也要有同謀來幫襯一樣。
王謐如果想要把這些神器都攬在手中,一定要有一個捧場的,而現在,最適合充當這個角色的,就是太后王貞英!
她是王恭的妹妹,她是大晉的太后,於公於私,她都可以認了這件事,把朝政一體委託給王謐,還不必擔心有人會挑刺。
畢竟,朝廷嘛,總是要有一個總攬朝政的人,就好像是歷朝歷代總是要有一個宰相一樣。
這個時候,也當然需要一個能夠執掌朝廷的人。
而這個人,毫無疑問,只有王稚遠最合適。
難道,他的計劃要提前展開了?
這還真是,不知道該說是一件好事呢?
還是一件壞事。
具體如何推進,還要看明日朝堂上的態勢。
這還真是難以預料,王謐總覺得,明天的建康宮裡,還有的是熱鬧可看。
而一些突發事件也必定會打破人們的想象。
而在這個看似漸漸平靜下來的建康城裡,還有一個地方潛藏著無數的憤怒,而明天,就將是這憤怒衝向人群,衝上朝堂的時候。
而很多人,包括王謐自己,還從來也沒有意識到矛盾,將要從這裡觸發。
烏衣巷的另一頭,距離琅琊王府不遠的另一處宅院裡。
年也老,志也衰了的謝公,謝安石,平靜的睡夢也被攪擾,他覺得,該是他出山的時候了。
王恭竟然殺了殷仲堪!
這簡直是……百年未有之大事!
怎麼可能呢?
不是出現在戰亂時期,而是出現在這歌舞昇平安定繁榮的建康城裡!
就這樣毫無預兆的,完全沒有任何準備的,發生了!
就好像,是落葉離開樹枝,花開又花落一般平平常常。
不知道的,還以為,建康城從來都是這樣混亂呢!
事實上,在這個建康城裡,還有人比王恭更早的知曉了殷仲堪的反叛,這個人,便是一切盡在掌握中的謝安。
殷仲堪幾次和王謐見面,私自通訊,他這邊都早有訊息,之所以一直都沒有做聲,那是因為,殷仲堪與王謐合作,對他也有利。
既然是對己方有利的事情,他又為什麼要點出來?
而現在,隨著殷仲堪的離去,謝安反而有些後悔了,躺在床上,唉唉嘆氣。
或許,殷仲堪的死,他也是要負一份責任的!
如果,他早一點把這個訊息透露給王謐,或許,他們就可以更加註意,提高警惕,這件事就可以在王恭那裡瞞的時間更長一些。
雖然最後也免不了還是要被發現,但是,時機不同,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極有可能不同。
這個道理,謝安還是很清楚的。
但是,一切都已經晚了,多說無益。
在這個大晉朝廷上,他這位德高望重的老臣,現在就要發揮出自己的作用。
也該給朝廷一個交代了。
然而,事情是絕對不會按照他們的想象來發展的,這一點,不論是對哪一位貴人,都是同樣的道理。
翌日清晨,王貞英抱起司馬德宗,罕見的對他展現出了一種柔情,好像慈母一般。
這真的是很稀奇。
王貞英個人教養良好,也是個體面人,自從擁立了司馬德宗登基,她對這位小皇帝就一直都很友好。
也算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