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都已經一把年紀了,他的行事風格已經定型,而他此前的種種表現,都明確的表現出了,他並沒有多少信義可言。
到底是來和謝安談合作的,還是打算利用謝安的影響力,進一步的掏空王謐的基礎?
謝安是何等樣人?
王恭的那點小心思,他還能看不出嗎?
可憐那王恭,還以為可以瞞過謝安,甚至是欺騙他。
簡直可笑!
揣測到了王恭的想法,謝安很踟躕。
怎麼辦?
他應該如何選擇?
從謝家這一個家族的立場上來看,和王恭合作似乎是更好的選擇。北府是謝安一手扶持起來的,如果被王謐控制,那不就是鳩佔鵲巢?
而且,王謐現在正在做的事情,對於大晉的各個世族來說,都是十分危險的行為。
最終將要走向何方,大家心裡都沒底,這是很明顯的。
這裡是晉末,甚至都還沒有經歷朝代更迭迅速的南朝,於是,這個時候的世家子弟,他們對未來判斷的依據是極為有限的。
他們可以看到桓溫逞兇,最後架空皇帝,也可以看到,曹阿瞞挾天子以令諸侯。
但是,對於王謐這種本來出身良好的文臣,現在卻竊奪了北府大權,一步步的逼近北方重鎮,他想幹什麼,很多人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想法。
甚至於,他們就根本不願考慮。
晉自南渡以來,政事荒廢已久,很多的大臣最關注的也只是自己的逍遙日子。
只要日子過得好,管他北方如何,北府如何,他王稚遠願意勞心勞力的去平定中原,他可以去啊,只要不要讓我們上戰場就好,連錢都不讓我們出,就更好了。
但是,他們似乎忘記了一個問題。
別人為什麼有這個義務幫你們營造更好的生活條件,由著你們享受?別忘了,王稚遠本來也是他們之中的一員。
只要他願意,他現在就可以放下北府的軍權,和他們一樣享受生活,建康城的危險瞬間就會化為烏有。
而那些北方的重鎮,管他得而復失呢?
既然王稚遠沒有選擇簡單容易的路,這就說明,他有更加崇高的追求。而這追求,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成功。
而王稚遠的野心,深不可測。
在謝安面前,擺著兩條路。
一個,就是維持現有的格局,與王恭合作,徹底把王謐推倒,這是一條好走的路,基本沒有任何的風險。
而與王謐合作呢?
或許就要徹底退出朝堂爭鬥,帶領謝家的勢力後退。
很顯然,王謐是個野心勃勃的年輕人,一旦讓他把北府徹底掌控,並且在朝堂上也認可他的這種權力,那麼,謝安作為朝堂上領頭人的地位就會不保。
而且,朝堂爭鬥本就沒有那麼的明刀明槍。
方法還是多種多樣的,就比如,一旦謝安宣佈後退,或者是做出這樣的動作,大臣們就會觀測到風向,明白謝安要隱退了。
謝安捫心自問,他能甘心嗎?
又或者是,謝氏一族可以容忍這種事嗎?
何去何從,曾經讓謝安非常的困惑,於是,他出了城,去尋求一份清靜。
至少可以認真的考慮前路究竟在何方。
而現在,他已經下定了決心。
前路,自然是在年輕人的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