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放手幹吧!”
這就……完了?
王謐本來還做好了十足的準備,要充分的說服王薈,不讓他從中作梗,給他製造困難。
卻沒成想,王薈不但是沒有給他設定障礙,反而還宣佈將全力支援他。
這簡直是意外之喜。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也是王謐疏忽了。
在王稚遠將要奪取朝廷這件事上,琅琊王氏會吃虧嗎?
當然不會!
看似當前的投入確實是比較多,但是,只要王謐能夠連戰連勝,最後奪取了北方,那麼,琅琊王氏可就發達了!
這樣的好事,誰會拒絕?
當然了,王謐做的事,和琅琊王氏一直以來秉持的觀念是決然不同的。
琅琊王氏的座右銘,就是當好官,一定要當官,並且,為了把世代當官的好形勢延續下去,還世代傳承了一套家學。
就是要求子弟不可以過於放縱,不可以過於放蕩,不可劍走偏鋒,一定要在時代的接受範圍之內享受生活。
而做官,自然也是如此。
我們要做的,就是拱衛一個又一個的朝廷,幫助他們治理國家,但是我們自己,抱歉,對於當皇帝這種風險性極大的職業,我們不感興趣。
或者說,為了規避風險,將自家的富貴一直延續下去,琅琊王氏捨棄了可以和司馬家爭天下的可能,卻選擇半分天下。
而這種半分的結果就是,司馬家和王家的權力都被限制了一部分,而朝廷顛覆的風險,自然是由司馬家來承擔了。
就算是沒有了大晉朝,琅琊王氏的子弟,依然可以在南朝的各個朝廷間流轉,高官不斷,極大限度的保有財富。
當然了,這樣的方式也有極限。
遇到強勢的朝廷,詭計多端的皇帝,不接受他們那一套世家子弟三六九等,先天高貴理論的,就完蛋了。
而這樣的人,當然是有的。
正是因為有這種家學淵源做指導,王家代代湧現的都是那種畫風並不太清奇的人。
沒什麼意思。
與琅琊王氏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隔壁,同樣如日中天的陳郡謝氏。
謝氏一族就不太講究當官的哲學,對於所謂的修身之道,也並不嚴格的要求。
從謝安開始,就比較追求天性的解放。
恃才放曠,是他們的共同特徵,從謝安開始,謝家就盛產各種畫風清奇的男子,女子也有不少。
他們的行為乖張,很多時候,不顧一切。
但也因為這份自在逍遙,讓謝氏一族的人,在歷史上留名的更多些。
當然了,因為畫風過於清奇,對於一直維持家族的勢力這種事情,也並不是特別的熱衷,以至於,謝家的崩潰來的比王家早多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而到了王謐這裡,他將要突破的,可不只是個人,也不只是當時當代的王家人,大晉朝廷上的人,而是整個大晉朝已經延續了上百年的一種社會倫理準則。
你琅琊王氏都已經是頂級世家了,就算是在世家圈子裡也是頂流的存在,你還有什麼不滿?
你居然還想當皇帝!
這不是既要又要嗎?
也正是因為這種社會準則,可以看到,不只是晉朝之後的南北朝,亦或者是更後面的朝代,都從來也沒有出身世家的子弟,能夠登上皇位的。
一方面是這些家庭的子弟也並沒有這樣的想法,另一方面,當然也是社會對他們的期待不同。
而王謐呢,他現在就是要打破這種既有的觀念,承擔起做皇帝的責任。
這樣好的局面擺在眼前,要是再不奮起,豈不是對不起來這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