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那個時候,王敦就在建康城的門口,甚至可以直入宮廷,奪取皇位。
形勢不可謂不危急,但是,那個時候,王敦的大軍戰鬥力和今日的北府兵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而王敦又命運不濟,搞事還沒有成功,便一病不起,這樣的機遇,對於大晉朝廷來講,可不會有第二次了。
現在的北府兵又是什麼情況?
就算是王謐不幸那啥了,還有劉裕,還有何無忌,這些人個個都精明強幹,還特別的年輕。
你總不能把希望寄託於每個人都身體不佳,給大晉開疆拓土的時候,個個都生龍活虎,而可以奪權的時候,又突變成了可憐蟲吧!
況且,人數那麼多,這一次北府的年輕將領,每一個都極有能力,也有野心,可以說是一個團隊了。
你不能指望這麼年輕的團隊,每一個人都順從朝廷。
於是,雖然話說的很好聽,對待謝安,王貞英也是極盡禮遇,但是最後能不能達成目標,就不是王貞英說了算的,甚至是,謝安說了也不一定能算。
而事實就是,王謐的後補也有很多,按下了葫蘆起了瓢的事情,也是極有可能發生的。
為今之計,當然還是以安撫為主。
這是沒說的。
雖然並沒有什麼實力的大晉朝廷,能夠給將士們的安撫也是有限的,但聊勝於無嘛。
就像是謝安說的,對那些領兵的大將軍,朝廷是沒什麼辦法的,也無法滿足他們的胃口。
但是對於那些普通士兵,朝廷還是可以提供一些照顧的。
就是錢嘛。
雖然大晉朝廷比較困難,比較窮。
但是,畢竟,士兵這邊並不需要多少錢,就可以滿足。
還是容易解決的。
最令人頭疼的,還是幾位年輕將領的安撫問題。
要錢?
是可以的。
少則幾百金,多則千金,都沒什麼問題。
區別或許只在於,百金是可以兌現的,而千金是畫大餅而已。
要爵位?
也不是不行,但是絕對不可能給太高了。
對於王稚遠而言,有沒有爵位其實沒有那麼重要,就像是謝安所說,只要能讓王謐繼續掌控北府兵,估計都比給他極高的爵位要有用處。
軍權是實在的,爵位那都是虛的。
而且,爵位給的高,看起來會像是朝廷付出了很多,對北府大將多麼的推崇,其實,那都是虛的。
還極易出現那種情況,就是用尊崇的爵位把功臣架起來,不讓他們繼續掌兵。
這當然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是一個過程。
畢竟,對於年輕將領來說,尤其是劉裕他們這樣白身起家的平民將軍,有了爵位就不同了嘛,是有身份的人了。
帶兵打仗那種粗活累活,玩命的活,怎麼可以再去做呢?
要養尊處優才是,這樣一來二去的,軍權可不就是讓朝廷給奪去了嗎?